勝負與道德

勝負與道德

贏,當然是每個運動員的目標,但是,為了贏,而作出有違體育精神的舉動,又值得大家鼓勵嗎?
在女子羽毛球雙打賽中,4隊組合在分組賽表現「沒盡全力比賽」,最後被羽聯判罰「極刑」──取消奧運參賽資格。她們在比賽中表現出來的不是想贏,而是想輸,目的是避免在直接淘汰賽中過早碰上自己人。其實「走線」在不同項目中都不是新鮮事,在國際比賽中亦屢見不鮮,個別項目可能有相關規則,避免運動員因走線而消極比賽,但是,消極與否是一種主觀感覺,究竟是我有意打失,還是真的失誤,很難客觀區分。當然,女雙的賽事,舉動上的確是很明顯的消極,再加上背後走線的原因,可說是動機成立。
不過,話說回來,羽聯對這事也要負上責任,運動員利用規則上的灰色地帶是容許的,你們可以說運動員道德上是有問題,但從規則上,她們是說得過去的。再加上今次取消資格的,都是亞洲組合,難免讓人覺得是次嚴懲是有些針對亞洲隊伍。
運動員用盡方法想贏得比賽,無可厚非,如果大會是有錯,就該檢討一下。好像國際劍聯在賽後頒發一個特別獎給南韓女子重劍選手申雅嵐,以表揚她對勝利的堅持,又有甚麼用呢?倒不如好好承認是裁判問題,確保日後不會再有同樣事情發生更好吧!

余翠怡
香港電台奧運主持及輪椅劍擊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