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6月底國家主席胡錦濤訪港期間,警方用大支裝胡椒噴霧鎮壓示威者。警務處行動處處長洪克偉直言,當日曾使用小支裝但「無效」,始動用大支裝噴霧,又承認兩者氣壓不同,與警方7月初在立法會上強調大小噴霧武力同等的說法有矛盾。有人權監察組織指警方已等同承認武力升級,促警公開胡椒噴霧規格及對人體影響。
拒公開使用守則
胡錦濤訪港期間,警方以大支裝胡椒噴霧鎮壓夾在水馬陣內的示威者。行動處處長洪克偉強調,當日情況混亂,兩米高水馬搖搖欲墜,警方始向示威者施放胡椒噴霧,以最低武力制止示威者繼續衝擊,做法合理。
洪指出,行動中曾用Mk.3小支裝噴霧,「但係收唔到效果,所以警方循序漸進動用Mk.9即係大支裝噴霧」。他又承認大小噴霧的氣壓「當然有分別」,間接承認攻擊力更大。不過他說,警方使用胡椒噴霧的安全守則和指引是內部文件,擔心有人藉此作規避,減低執法能力,故不打算公開。
香港人權監察總幹事羅沃啟說,警方上述兩項說法已充份體現大小支裝不同級別,證明當日武力已明顯升級。他促請警方公開噴霧的射程、成份、噴射流量、對人體影響等規格資料,「噴霧係用公帑買,公眾有權知;如果知道射程而遠離噴霧,對警察嚟講都達到目的,唔係壞事」。他又指,如確實有必要保密規格,也應該向立法會的事務委員會交代。
至於近年警方多次被指刻意壓低遊行集會人數,洪表示數字是警方點算實數所得,只供內部作人手部署之用,從無政治考慮。
今年首半年公眾集會及遊行共有17人被捕,其中一人被檢控。
此外,警方公佈今年上半年詐騙案顯著上升,其中電話騙案逾1,200宗,升幅達五成,主要涉及虛構綁架或「猜猜我是誰」,共拘捕7名內地人士。商務電郵騙案急升五倍,涉及金額6,146萬港元。警方會成立網絡安全中心,由一名總督察帶領共27人的編制組成,年底開始運作,打擊網上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