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歪理 辯駁20點「迷思」

教育局歪理 辯駁20點「迷思」

【本報訊】教育局官員在前晚接見全港18區家長聯會的代表,並提供一份文件,列出20點局方認為公眾對國民教育的「迷思」再逐一反駁,內容明顯是針對學民思潮對反洗腦國民教育的論述。學民思潮、家長關注組、教協則踢爆教育局最新的反駁,內容偏頗,並指教育局應收回指引再向公眾諮詢並修改。
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張國華前日向家長代表解釋國民教育科的官方立場,並將四頁說明派發予家長,列出20項迷思,並用逾1,600字「釋疑」逐點解釋。
例如,針對課程指引,教育局指「有人認為該科只強調情感灌輸和認同中國」,教育局則反駁稱,新增國民教育不用情感灌輸,需情理兼備作價值判斷。不過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發言人陳惜姿以課程指引中的附錄六「國民教育學習模式建議」為例反駁指,教育局建議「國民教育的學與教基礎:以情引發」,因此教育局的「解釋」並不成立。

學民思潮轟自說自話

在評估方面,教育局稱國民教育科不打分,但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踢爆,在課程指引的第五章列明,「教師除觀察學生的外顯行為以外,還應考慮學生在認知及情感方面的轉變,才能對其學習表現出評價」。黃之鋒說:「唔打分,但有評級」,批評教育局偷換概念。教協補充,「不打分」是課程指引所沒有的,是後加的內容。
陳惜姿重申,家長關注組不接受修修補補的指引,況且官員的承諾並無包括在指引中,難保他日有變,「書商、老師都係跟指引做課程,政府要收回呢科,再諮詢先推出」。黃之鋒指出,教育局根本不明白學生及家長的訴求,自說自話。教協理事方景樂認為,政府這份釋疑文件,並沒有真正令民間的釋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