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樹下:唯一的唯一 - 倪匡

蘋果樹下:唯一的唯一 - 倪匡

一直想介紹一本書,昨天忽然有網友提到,一看到書名,震呆片刻,有人記得這本書啊。這本書:《一百個人的十年》,作者馮驥才。紀實文學,寫許多人在「那個十年」中的遭遇。那十年發生的事,比任何荒誕驚悚小說更恐怖,不看不知道,看了嚇一跳:這是人間世嗎?五千年文明,到哪裡去了?寫作者親歷時代的文學作品,其生活的真實和細節的詳盡,很可以補所謂歷史記載的空白,使求知的後人接近時代的真貌。像幾十年前,牽涉到數百萬青年人命運的「上山下鄉」,那些青年的遭遇,想知道,可讀《血色黃昏》,作者老鬼,有極生動的敘述,生動到鮮血淋漓。若信「無知就是幸福」的人,就不必看了。
今天推薦作家范穩的兩部西藏背景的小說。我看的是香港版,書名是《藏巴拉》和《藏三寶》,大陸好像另有書名,請自行上網查。唉,說什麼呢?各位讀了之後,就會知道我不知道說什麼的原因。實在是因為太奇特、太好看、太大氣、太豐富了!真是什麼也別說,看去吧!祝你看了之後還能正常呼吸。讀畢,如跑完馬拉松,硬是氣喘良久。至今猶常在夢中見騎在馬上嘎嘎作響的那副高大骸骨和被砍下之後堅決滾回家的頭。震撼於離奇不經的荒誕,竟可以和捨生忘死的信仰畫上等號,看好書的收穫太大了!西藏一直吸引出色作家為她添色彩。寫西藏的好看書很多,如《藏獒》,如王力雄的《天葬─西藏的命運》……一提到王力雄,思緒突然激盪,一下子就飛到了他的巨著《黃禍》,那是一部無可比擬的、偉大之極的預言小說,用「保密」筆名發表,沒看的快去找!那是唯一的唯一!
近數十年,文學雜誌發表了巨量各類型作品,都是層面廣大作者群的心血結晶,其中許多精采佳作,未能廣泛流傳,湮沒在舊雜誌中,真可惜。這些佳作,或一鱗半爪,彙集出怪獸猙獰,或千言萬語,湧現了現實梏桎,突破扭曲塗抹屏蔽,使讀者接近這個時期那個時期的真實面貌,負起了作家的歷史使命,誠可貴。想起多年前在一本文學雜誌上讀到的一篇說魚潮的奇文,寫得驚心動魄,可硬是記不起作者大名,文中記魚群追逐,後面的咬吃前面的尾部(同類魚),場面極之令人震撼,又豈止「相煎何太急」,也不單是為了生存吧?整天在想那篇講魚潮的作者是誰,竟一片空白。當時讀畢,介紹給女兒看,她的評語是:「爸,一直以為你是會寫文章的,這才知道人家寫得比你好很多啊!」嘿,這種話,也只有十幾歲的女兒才說得出口。上世紀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訂閱大量文學雜誌,如《十月》、《收穫》、《花城》等等,精采作品紛呈,獲益良多。
大約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許多作家湧現,用作品寫出了人類文學史上燦爛的一頁。其中有一股洪流,寫黑暗肆虐時人所受的精神肉體屈辱折磨,有稱之為「傷痕文學」者。要說傷,那是把中樞神經寸寸斬斷,終生癱瘓,完全無復原希望的傷。傷的也不是個人,而是整個民族。有提出忘了它的,那是連腦都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