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英美訴訟賠償 撥備156億滙控洗黑錢無底潭

為英美訴訟賠償 撥備156億
滙控洗黑錢無底潭

【本報訊】受反洗黑錢不力及違規資金醜聞烏氣籠罩的滙控(005),上半年為美國監管調查提撥了7億美元,連同為英國客戶不當銷售賠償的13億美元,半年度已為英美兩地合計提撥20億美元(156億港元)準備,相等於集團中期稅前盈利約16%。對於仍未判罰及其他可能潛在違規調查,行政總裁歐智華(StuartGulliver)拒絕在現階段作估算,只說最終牽涉款額「可能高出很多」。 記者:劉美儀

因出售業務獲利43億美元帶挈,加上香港及亞太區繼續發揮增長火車頭角色,抵銷歐洲虧損負面影響,滙控上半年列賬基準的稅前盈利按年升11%至127.37億美元,但扣除出售所得利潤、本身債公允值不利變動及滙率等與核心盈利無關因素後,滙控實際基準計的稅前利潤跌3%至106億美元,股東應佔溢利則按年跌9%至81.52億美元。
滙控股價昨隨大市造好,在港收報65.25元,升1.71%,但收市公佈業績後在倫敦開市時段一度倒插,惟歐洲股市回升帶動逐步回穩,昨晚10時徘徊於66元以上水平。
股價牛皮,派息成為小股東寄望,對於訴訟撥備加重成本支出,會否影響漸進派息政策?歐智華重申「派息政策不變」。今年上半年兩季度,每股合計派息0.18美元。
美國參議院早前發表報告指出,有關滙控牽涉與毒犯、恐怖主義、洗黑錢集團相關可疑資金個案宗數超過2.8萬宗,涉資達197億美元。

滙控捲入驚天洗黑錢醜聞,聲譽破損,面臨的訴訟和賠償更是難以評估。 羅君豪攝

「最終金額可能高很多」

被問及滙控最終牽涉洗錢賠償多大?歐智華多次強調,7億美元撥備是根據目前所掌握有關監管調查的資料,所能提供的具體提撥,估計未來數月集團會繼續與美國司法當局保持溝通,故不能作任何揣測,惟最終金額「可能高出(現提撥水平)很多」。
外界亦關注多個監管機構對倫敦美元同業拆息(Libor)及其他利率的操控調查,滙控是否牽涉其中?歐智華表示,難代監管機構評論,但到目前為止,滙控沒有任何一個交易員「被暫停執照或被炒」,作為市場主要莊家一員,集團現時主要向監管機構提供數據及回應查詢。
負責美國參議院調查的議員炮轟滙控集團監控文化「徹底腐敗」,滙控主席范智廉(DouglasFlint)昨表示,迄今為止已有數名員工因事件責任而須離職,但他形容集團犯錯不存在高層貪腐情況,只是合規審查出現問題,非系統性失效。

前高層或需回吐酬金

滙控高層薪酬組合主要部份來自花紅酬金,監管當局亦規定,已退休或離職高層若事後被證實在任時犯錯,需要「回吐」(clawback)部份酬金作罰,范智廉指報告出台後,內部會有工作小組跟進了解,現階段不能評論是否有前任要員須負責或回吐花紅。
為配合新策略及在全球推行最高單一監控標準,歐智華透露,集團在五項衡量業務發展指標下,增設必須符合環球風險判斷的第六項因素。

滙控賠償額難以計算

事件:就不當銷售英國還款保障保險(PPI)賠償作撥備。
金額:13億美元

事件:就美國反洗錢的調查,可能涉及公司刑事、民事起訴及罰款作撥備。
金額:7億美元

事件:全球多個監管機構正就釐定拆息事宜進行調查,其中滙控在美國的私人訴訟中被列為被告,被要求賠償。
金額:?

事件:美國滙豐融資及若干前任高層涉及一宗有關虛假及誤導性陳述的集體訴訟,涉及索償。
金額:最多35億美元

事件:與馬多夫相關的多宗法律訴訟可能產生財務影響。
金額:?

事件:滙控可能因旗下公司參與美國按揭證券化市場,而牽涉其他申索及訴訟,並受監管機構審查。
金額:?

《投資界看淡滙控前景》
跑輸大型金融股

雖然醜聞是一次性事宜,但投資者會覺得,滙控管理層花太多精力處理醜聞,將令股價反攻能力相對其他外圍大型金融股為差,稍後轉弱機會較高,股價升幅會跟不足市場。個人看長線亦不太喜歡滙控,前景不會太叻。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

醜聞與歐債夾擊

市場聚焦醜聞,若再受歐債危機影響,股價進一步受壓。新興市場表現會有幫助,但當地經濟能否復蘇仍難料,滙控核心盈利表現始終一般。不過,滙控股息率有5厘,市盈率僅8、9倍,低估值對股價會有支持,料於60至70元之間上上落落。

凱基證券營運總裁
鄺民彬

難靠亞太撐業績

業績與市場預期相差不遠,但往後經營環境仍較麻煩,一方面是削減成本進度將不及過往,撥備亦可能因經濟放緩而增加,加上醜聞困擾,亞太區經濟放緩,不容易支撐未來業績。股價方面,滙控反彈將困難重重,66至67元便有阻力。

海通國際環球投資策略部副總裁
郭家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