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縮模型 記錄香港鐵皮木屋、喜帖舖重現眼前

微縮模型 記錄香港
鐵皮木屋、喜帖舖重現眼前

【本報訊】港人每天生活營營役役,急促的節奏中容易遺忘細節。多位藝術家遂把漸被遺忘的70年代本港特色,以1比12的微縮模型記錄下來,包括按當年鐵皮和木板搭建而成的摩星嶺木屋區和雞寮展,市民可重溫昔日的香港。 記者:羅佩瑜

名為「獨特的香港縮影」微型藝術展,由規劃署與快樂書房合辦,於中環愛丁堡廣場三號的展城館展出。其中製作摩星嶺木屋區的黎熾明(Tony)表示,是次展品花了兩個月時間完成,「舊年嘅展出品係天台屋,完成後有人問我下一個主題係咩,嗰陣就諗到不如以木屋區做主題」。

展豐老金行
微縮模型的主題圍繞香港生活,市民從展品中可見到昔日老店。司徒世華攝

重臨舊地建模型

Tony製作的摩星嶺木屋區幾可亂真,他將木屋區的特徵加入模型中,包括以鐵皮包圍的木屋外,更加入中秋節時的張燈結綵,也有在驚濤駭浪中垂釣的釣魚郎情景,令摩星嶺的生活再次重現眼前。
不過,對摩星嶺如此熟悉的他原來只有一面之緣,「只係細個搭船去南丫島期間望到,之後一直都冇忘記過」。當他下定決心製作木屋區時,刻意再重臨該地,「好可惜見到當年嘅木板已經被樹林遮住咗,基本上再搵唔到木屋區嘅痕迹」。他慨嘆香港發展太快,惟有用微縮模型將歷史記錄下來。
同場除了有雞寮、活家禽街市、喜帖舖等場景外,也有舊式玩具店。由何國添製作的微縮模型玩具店是他兒時回憶,「以前買唔起咁多玩具,所以長大後自己製造一間,滿足當年嘅心癮」。
展城館由「香港規劃及基建展覽館」原址擴建,整座建築物共五層,將在8月1日重新開幕,市民可免費入場。

摩星嶺木屋區
黎熾明表示花了兩個月時間完成摩星嶺木屋區的微縮模型,「今次加入雙手會郁動嘅釣魚郎,令到展品更加生動」。

「獨特的香港縮影」展覽詳情

參展日期:8月1日至9月21日
開放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逢星期二休館、公眾假期除外
地點:中環愛丁堡廣場三號地下
資料來源:快樂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