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奧運女子舉重賽事,中國隊未如理想,53公斤級的A組決賽也由來自中亞小國哈薩克斯坦的選手祖爾菲亞(ZulfiyaChinshanlo)取得金牌。但這名金牌選手後被揭原來是中國姑娘,是前湖南運動員趙常寧,後經中國體壇「養狼計劃」輸出哈薩克。她為了謀生、追尋夢想,遠赴哈薩克艱苦訓練,取得奧運金牌。她說若留在中國,可能沒參加奧運機會。
女子舉重53公斤級的A組決賽前晚舉行,祖爾菲亞不單以131公斤成績奪金,更打破這個項目的挺舉世界紀錄,亦成為年紀最小的女子舉重奧運冠軍。頒獎台上,她手撫胸口高唱哈薩克國歌、激動而泣。走下領獎台,她激動地用流利的中文說:「我想到了過去訓練中遇到的挫折和艱辛,所以哭了。」
偽稱東干族 原名趙常寧
為了掩飾趙常寧的身份,哈薩克記者對外指,祖爾菲亞不是哈薩克人,而是當地少數民族東干人,是遷居俄國的中國西北回民後裔,他們在清朝時輾轉移居哈薩克,保留很多傳統,包括說中文。但湖南省體育局官員周均甫指出,祖爾菲亞是當地體育局在2008年輸出哈薩克的運動員,原名趙常寧。
1993年在湖南永州山區出生的趙常寧,11歲開始練習舉重,並且順利進入湖南省隊。2007年她在長沙練習時,國家隊教練梁小冬看到她的表現,便向她提出「養狼計劃」,讓她到哈薩克訓練、參賽。原本趙常寧不想離開父母,但想到要靠當運動員謀生,又想爭取參加國際賽的機會,最終決定接受,依合法手續到哈薩克,並取得該國國籍。
趙常寧到哈薩克後,當局為掩飾其身份,稱她是東干族人,自此承擔哈薩克舉重隊在世界賽場爭金奪銀的任務,在2009、2011年世錦賽取得冠軍,2010年也曾出戰廣州亞運,但敗給在中國的同門師姐李萍,只拿到銀牌。
留中國沒可能參加奧運
當年回到廣州參賽,裝成哈薩克人的趙常寧帶着繙譯出入,遇見湖南舊隊友只能裝作陌路人。當年為掩飾她不會俄語、但能說中文,當局稱她專程到新疆學兩年中文。
在趙常寧取得倫敦奧運金牌後的記者會,各方記者都想她多談到哈薩克的經歷,她一直不談,但直言如果留在中國,「我可能就沒有參加奧運會的機會」。
湖南《瀟湘晨報》/網易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