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以中文行走網絡世界的旅客真奇怪,早前奧運開幕禮歌曲名單事先張揚,由披頭四滾石何誰人到AmyWinehouse和阿黛兒都榜上有名,他們聞訊嘩嘩嘩興奮到手舞足蹈,呼朋喚友齋戒沐浴,引頸以待七月二十七日直播的「世紀最強演唱會」。就算流行音樂知識貧乏到不曉得利物浦四人組一半成員已經仙遊,根本不可能生勾勾為君獻上飲歌,總不會沒有留意《戒癮所》原唱者去年加入二十七俱樂部的消息,怎麼天真到以為魂飛魄散的已故藝人會為了滿足他們的意淫而集體復活,聯同未亡人們引吭高歌合鑄體壇盛事?或者,是見得一擲千金招募當紅炸子雞唱堂會的例子太多了吧,不論旗艦店開張也好私人宴會也好,大腕期望聽哪個歌男歌女在跟前賣藝都心想事成,形成了有錢使得鬼推磨的觀念,迷糊起來罔顧自然定律,瀟灑到置生死於度外?
我也知道五十步笑一百步不但冇家教而且非常乞人憎,可是普通常識就算脫節都有個限度呀,關起門自說自話還罷了,跑到國際上怎會和地球村其他居民傾得埋欄?憑空被抽起了一段歷史誠屬不幸,錯過了的潮流就不要懶醒扮代表,唔出聲冇人話你啞嘅,何必扯大喉嚨自暴其短?譬如,海外人士沒聽過東倫敦的PearlyKingsandQueens族群不足為訓,在他們照片底下亂加說明卻要不得,張冠李戴稱人家為「盛裝迎奧運的老嬉皮」,一錯再錯醜態畢露。分明就是上海人所謂的「老克臘」,無端端怎會入了花的孩子數?況且嬉皮從來不盛裝,更加不會張開雙臂擁抱建制主辦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