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看奧運都有着不同的觀點與角度,而我呢?不同階段,當然有不同層次的追求。
小學時我只愛吉祥物。當時,可樂公司及麥當勞會有奧運吉祥物換購,我總會叫親戚朋友為我換齊所有運動項目,再加上張奧運海報,上面印有我收集回來的塑膠造吉祥物,好讓我在遊樂場上威風一番。
到中學時,見證着「風之后」李麗珊歷史性的一刻,以及她的一句話:「香港運動員唔係垃圾。」那時我和同學說:「我要攞金牌。」同學們一笑置之,其實我都不過是「吹水」。當時我最愛看跳水,記憶最深是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太太伏明霞,她贏得兩面金牌。我問阿爸,跳水如何評分?他說:「冇水花咪叻囉!」這理論我一直沿用至今,反正無論轉體多少周,難度級數再高,水花大就一定低分。
中五會考當上全職運動員,接着幾屆奧運都以這身份參與。悉尼及雅典奧運,我有幸當珊珊的陪練員,到當地訓練。當時我集中看港隊表現,因為他們突破自己踏上奧運之路,總期待他們奪牌消息。今屆倫奧,我已昇華到不以運動項目為觀看目標,而是以各運動員的奮鬥史及奪獎時真情流露的畫面為主。各位又以甚麼角度欣賞奧運?
陳敬然
前香港奧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