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巨額賠償 滙融噩夢翻版?

拆局
巨額賠償 滙融噩夢翻版?

滙控(005)牽涉洗黑錢罰款,以及可能掀動其他地區連鎖賠償,會否是繼美國滙豐融資後,為集團帶來另一個撥備「黑洞」,抑或只屬一次性災難,為變革的滙控賠上最後一堂重磅學費?市場對此關注程度,可能猶勝業績,未來數月的發展過程亦甚為關鍵。

未及滙融「填氹」行動

有分析認為,是次訴訟賠償金額,不可能抵得上當年集團為美國滙融進行持久而龐大的「填氹」行動,雖然管理層拒絕就賠付款額作預測,又指實際數目可能高出提撥水平很多,但市場人士認為,高層應大致心中有數,7億美元撥備多少反映未來規模,否則便是極不審慎的管理決定;而從昨日股價先跌後回穩走勢看,市場似乎未認為規模屬於黑洞式災難,其持續程度肯定不可與滙融同日而語。
自06年下旬起,因北美次按爆煲而困擾滙控近4年的滙融,減值撥備至09年底才首次按年下跌,期間滙控不單於07年初破天荒發出盈警,歷年為滙融所作撥備更已超過03年初,滙控斥資1300億元鯨吞滙融的彈藥。
有估計指出,美國賠償應涉及約10億至12億美元水平,至於多個監管機構正調查倫敦美元同業拆息(Libor)及歐元同業拆息(Euribor)懷疑被操控事件,綜合意見認為,很大程度屬個別事件,歐美拆息定盤最終或要修改變革,但滙控之所以傳聞牽涉當中,主要是有個別交易員名字在受查的銀行交易員所披露電郵文件中被提到,現階段未能斷定是系統性連鎖問題。
英國《金融時報》早前引述分析估計,滙控賠償料達10億美元,但看淡的美銀美林,則指連同美國司法部引發其他地區的潛在訴訟計,滙控潛在撥備金額可能高達100億美元。若以此推算,等於集團策略日訂下3年內節省最多35億美元目標的3倍。
外界對於拆息操控調查的關注,滙控主席范智廉指因事件牽涉的規模及影響層面,目前仍屬未知之數,但集團會採取切實措施解決自身問題。
記者:劉美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