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控野猴生育 去年數目減9%

港控野猴生育 去年數目減9%

【本報訊】香港的野生猴子遍佈金山、獅子山、城門郊野公園和大埔滘自然護理區等,現約有2,000頭。為免數量失控,政府已為逾七成野猴避孕或絕育,數目去年已減少8.6%。
香港野猴非「原居民」,而是百年前的「輸入外勞」,專職水塘「消毒」。政府新聞網昨報道,牠們是1910年代從外地引入的猴子後代。當年九龍水塘興建時發現附近生長了很多有毒植物馬錢,人們擔心馬錢果實跌入水塘,污染食水,遂引進數頭獼猴負起吃馬錢的非常任務。

引入永久絕育 植晶片

漁護署濕地及動物護理主任(執法)石仲堂說,以往很多人餵猴,令數目不斷增加,猴子變得不怕人。餵飼者常以膠袋攜帶食物,所以野猴學會搶奪遊人手中膠袋,有些猴子更會走到民居找食物,造成滋擾。為控制野猴數目,漁護署07年起為牠們大規模避孕和絕育,為雌猴注射避孕針,替雄性猴子注射化學品堵塞輸精管,但有效期只約三至五年。至09年,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引入了內窺鏡技術,為猴子結紮和切除輸卵管,永久絕育,並植入晶片作紀錄。
至去年8月,逾七成野猴已避孕或絕育,令數目下降,前年和去年分別減少6.9%和8.6%;一些猴群的幼猴出生率下跌三至六成。漁護署為助野猴回歸郊野覓食,已種植約30萬棵適合牠們口胃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