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港區人大代表吳康民在《明報》撰文,指國民教育問題鬧得如火如荼,是因「早已經給政客們騎劫,作為反對中央,反對一國、反對特區政府的重要武器」,更指事件是「利益集團」攻擊梁振英班子,迫使麥齊光辭職後,「自以為初戰得勝,陸續製造事件」。學者指吳可以猜度別人動機,但要拿出證據,否則是抹黑,或轉線轉移。
政黨操控指控無根據
吳康民的文章昨日刊出,文中指香港人有獨立思考,稱國民教育為洗腦科是對新一代的侮辱。「一份教材,便能使他們中毒,腦子被洗得一乾二淨,這不是把我們香港的老師學生看得太愚蠢了嗎?」他認為現時是香港的「利益集團」聯同港英餘孽和泛民主派對中央、中聯辦及左派進行攻擊,逼梁振英屈服或下台,中央及中聯辦要正視。
科大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指,吳的文章無視眾多家長、學生、文化界、學術界的憂慮和憤怒的根源。早前亦有調查顯示只有一成多被訪者支持今年如期推行國民教育,反映很多人擔憂有來自中央的力量,透過中聯辦向特區政府施壓,衝擊香港核心價值,包括港人的思想自由。他續稱,所謂被政客騎劫的指控毫無根據,沒有證據顯示學民思潮被政黨操控;教協早期立場亦非強硬反對,傾向妥協;家長關注組則只有個別人士與政團有聯繫,亦非吃重角色,如黃瑞紅為公民黨黨員,其丈夫譚駿賢屬工黨。
家長師生並非為選票
反對洗腦式國民教育的電影人岑建勳昨稱,自己不是「港英餘孽」,不點名批評吳以扣帽子方式,去否定反對國民教育人士提出的理據,極不合理。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轟吳康民的言論抹黑學生及家長,強調家長、師生站出來並非為選票。
有政界人士透露,本地一些左派人士形容目前反洗腦國民教育只是「火苗」,必須在未燎原前迎頭痛擊,而把運動「定性」為倒梁計謀,可能是想北京強硬挺梁,該政界人士又說,他了解北京關注事件,有「中間人」抵港觀察今日遊行及研究形勢。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