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十招齊發縮買賣差價 阻輪商屈機

港交所十招齊發
縮買賣差價 阻輪商屈機

【本報訊】窩輪及牛熊證市場大改革,輪商難再狂屈機!港交所(388)昨推出新指引,推出十項改革措施,包括引入全球獨有的主動報價機制,輪商報價的價差可縮至5格。 記者:黃尹華

新措施料對散戶有利,輪商成本增,個別輪商或加快離場。最令人矚目的是引入主動報價機制,全日90%交易時間內,輪商需為旗下輪證主動提供報價(見另文),每次暫停的時間不超過十分鐘。指數輪報價的價差為5個價位,活躍正股輪則為10個價位;牛熊證方面,指數證的價差為10個價位,股份證則為15個價位,均較現時回應報價下的25個價位大為縮窄。所謂活躍正股,合資格股份共有30隻,名單其實就是港交所合資格發行牛熊證的股份,每季會更新一次。詳見以下網址: http://www.hkex.com.hk/chi/prod/secprod/cbbc/underlying_latest_c.htm

年底前實施 短期訂細則

港交所發言人接受查詢時表示,有關措施將在年底前實施,未來數月將與業界一起訂立細則,確保順利推行,並將監察實施情況。法興證券衍生工具部董事李錦坦言,新做法「有一定難度,要增加人手,提升系統,但相信做得到」。
除報價模式更改外,新指引亦要求輪商統一補充上市文件格式,加強內部監控及風險披露。另外,由於過去兩年不少發行商受到歐債危機影響被調低信貸評級(即最少達標普「A-」或穆迪「A3」的評級),新指引亦規定了輪商在喪失發輪資格後的安排。

部份輪商或加快離場

浸會大學財經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指,新指引下輪證市場的流動性會提高,對散戶有利,是輪證市場進步的做法。但發行商要主動報價,將增加其報價成本,加上買賣差價收窄,發行商在波動的市況下將風險轉移的能力會下降,整體營運成本將會上升。現時市況較淡,有可能令輪商加快離場。
市場早前盛傳蘇格蘭皇家(RBS)、德銀及中銀香港(2388)將逐步淡出輪場,其中,德銀自去年9月後已無再發新輪,而蘇皇則由去年8月後停發新輪。
有輪商對新措施表示歡迎,渣打銀行認股證銷售董事翁世權認為,輪場改革後,市場素質將大為提高,「可以做大個餅」。瑞信香港認股證及牛熊證銷售主管何啟聰認為,雖然新措施將增加成本,但市場流通量能得到改善,長遠對市場發展有利。
不過亦有網民對新措施不滿意,指雖然輪商要長開價及窄差價,但只要將引伸波幅調低(俗稱縮Vol),一樣可以好淡通殺屈機。

窩輪及牛熊證10項新措施

.引入新的主動報價要求,買賣差價收窄至5格(指數輪)、10格(活躍輪及指數牛熊證)及15格(活躍正股牛熊證),年底前實施
.四項收緊回應報價責任,回應報價最長時間縮短至10分鐘、最大買賣差價縮窄至20個價位、引入最短持盤時間5分鐘、最少報價數量由10手倍增至20手,十月底前實施
.加強監察流通量提供者的表現,第四季實施
.增進投資者對提供流通量準則的了解,第四季實施
.劃一上市文件格式,今年十月底實施
.即時協定發行人信貸評級下調時的程序及安排
.即時加強在上市文件內的產品風險披露
.即時加強投資者對信貸風險的認知
.即時加強發行人內部監控及相關系統
.即時提倡良好的發行人操守

《輪商及學者意見》
有一定難度

法興證券衍生工具部董事李錦
「有一定難度,要增加人手,提升系統,但相信做得到。改革後,市場質素將大為提高,長遠對市場發展有利。」

增營運成本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
「新指引對散戶有利,但發行商主動報價,將增報價成本,買賣差價收窄,風險轉移能力減,營運成本會上升。

小百科:主動報價全球首創

現時輪商採用回應報價模式,即要等投資者向輪商提出要求後才獲開價,一般要等15分鐘先獲開價,散戶往往見財化水,有賺變蝕。今次引入全球首創的輪商主動報價模式,除方便投資者之餘,亦令很多交投不活躍的輪證將獲得輪商報價,市場透明度得提高。
不過,若「末日輪」和深度價外輪就無法獲得輪商主動報價。港交所指引列出多種主動報價條件:包括窩輪期限要多過一個月,以及價外程度不能大於20%;而牛熊證資產價格和贖回價則要相差2%以上(恒指證則為1%以上),以及輪證流通量不能大過5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