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客登場:峰蘇點醬 燜豬手連薑皮去臊

煮客登場:峰蘇點醬 燜豬手連薑皮去臊

很多人都會用雞粉來煮餸,但我屋企是沒有雞粉或現成的調味汁料的,好好的材料根本不用加雞粉來煮!試過有工人做豉油雞,買現成豉油雞汁來煮,給我知道後被我大罵一頓!自己煮餸,用料不一定要貴,卻要講究,像我喜歡燜肉,必定選用肥瘦平均的五花腩而非半肥瘦,選對部位才好吃!而對於醬料,我的標準更嚴格,例如用來蒸豬頸肉的蝦醬,或者炒芹菜豆乾的沙爹醬,都是吃了很多牌子後選定的口味,那些醬料不一定要貴,但味道要夾自己的口味,選對後便每次都選用該品牌,才可保持穩定的口味。

筆錄:謝翠玲
攝影:伍慶泉
場地提供:FortuneCat(26206244)

蘇民峰Profile

人人尊稱蘇師傅的蘇民峰是著名堪輿學家,少年時便獨立自「煮」的他練就一身好廚藝,而近年吃遍天下,聲言絕不將不好吃的東西放入口。

去肥走油 原味為主

大家都知我鍾意四圍去食,而且我有個本領,就是幾乎只要試吃過一次,回家便可以複製出同樣味道的食物,像今次為大家示範的那道豆腐蒸豬頸肉,我在外邊吃過一次,覺得好味,回家試了一次便成功,之後都經常做這菜式呢!不過我會自己再憑經驗做出修改,不會完全照着做.好像我發現原來用到靚蝦醬,蒸肉時連薑也不需要加。但燜豬手呢,就一定要加連皮的薑去燜,才可辟去豬手的肉臊味,這些小秘訣並不難,但都是憑經驗積累而成的美味秘密。
而自己在家做飯跟在外邊吃飯不同,在家我會食得比較清,比較健康,通常不會很油,但仍以好味為大前提。好味的醃肉秘訣其實是以少勝多,我基本上只會用鹽和油,粟粉嘛,有時落有時不落,因為有油包着肉面已經會滑。又例如煮豬肉我都不會用太肥的部份,如果會用到帶皮的雞或豬,都會用汆水或煎的方法來先把油脂去掉,煮出來的肉便不會油膩,在街上的酒樓吃飯,廚房當然不會像自己家裏這麼好心機。用料簡單,加上做法簡單,食物原來的味道便已很凸出呢!

三大猛醬
麪豉醬

豆粒較大而味道濃郁和香,通常會配酸梅一齊壓爛來用,鹹中帶酸最開胃。

蝦醬

用小蝦加入鹽,經發酵磨成醬狀,好的蝦醬味鹹而帶鮮香,不會有腥臭味。

南乳

即紅腐乳,用紅麴米發酵的豆腐乳,帶脂香、酒香和甜味,用來燜豬手最正!

南乳燜豬手

南乳燜豬手好吃,但這種不健康的食物,兩個月才吃一次便夠!我這個做法是自己試做,只用南乳已夠味,不用另外加柱侯醬。

★材料

豬手(去毛斬件)1隻、蓮藕半斤、薑(連皮)20克、細南乳4磚、鹽半茶匙、糖2茶匙、生抽2湯匙、水適量

★做法

1. 蓮藕削皮,用刀背拍碎備用。

2. 煲滾水,放入豬手汆水至再滾起見到有泡泡便要撈起。

3. 豬手立即放到水龍頭下啤水至表皮變凉,並剔走碎骨。

4. 細南乳取出壓爛備用。

5. 另備一煲,放入豬手,加水至剛蓋過面,加薑、細南乳、鹽、糖和生抽,蓋上蓋,以大火煲至滾起。

6. 滾起後加蓮藕,待再滾起後,收慢火繼續煲2小時或至豬手腍即成。

1
■蓮藕要用刀背拍碎,燜時才入味。

2
■豬手汆水可洗走血污,亦可封住肉汁。

3
■豬手汆水後啤水,豬皮便又爽又腍。

麪豉梅子蒸排骨

很多人醃肉會醃很久,而且會加很多調味料,但我醃肉蒸排骨就很簡單,只要加少少鹽吊味,再用少少油包住肉的表面,醃一陣便蒸,蒸出來都肉會滑。如果用上帶骨的排骨,連住骨位的肉吃起來會更滑。

★材料

排骨(斬件)2條、麪豉醬2湯匙、酸梅3粒、鹽半茶匙、油3茶匙

★做法

1. 先將酸梅壓爛,與麪豉醬拌勻。

2. 排骨洗淨,加入鹽、油拌勻,略醃10分鐘。

3. 排骨放碟上,鋪上拌好的梅子麪豉醬,隔水以大火蒸20分鐘,完成。

1
■酸梅壓爛再拌麪豉醬,味道更均勻。

3
■蒸前拌入麪豉醬,不影響味道和肉質。

3
■這道菜式即蒸即食才好味。

蝦醬蒸豬頸肉

用豬頸肉來蒸的好處,一個字:爽!豬頸肉肉質夠爽,怎樣蒸也不過火。而這道菜我沒有用薑絲,因為只要買到好的蝦醬,便只會越蒸越香,根本不會腥。

★材料

豬頸肉8両、硬豆腐1件、蝦醬2茶匙

★做法

1. 豆腐切成約1厘米薄片,排在碟上。

2. 將豬頸肉洗淨,片去肥膏,再切成長長薄片。

3. 豬頸肉片加蝦醬拌勻,逐塊平均排在豆腐上。

4. 將豬頸肉隔水蒸18分鐘,完成。

1
■選硬豆腐來蒸,切薄片才不易爛。

2
■把豬頸肉肥膏片走,才不會太油膩。

3
■豬頸肉要鋪滿在豆腐上,豆腐才有味。

逢星期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