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與一位銀行高職人士短聚,話題離不開樓市,老樓問友人如何評估樓市,對借貸的數字如何評估。他一句說話正中要害:「樓價一定會跌」,粉碎了市場對樓價存在短期看好的預測。
審批轉趨嚴格
他所指的,從最近銀行收到的訊息,對炒家不能過度借貸,以他們的信貸額計,最好安安全全到位,何為安全位,除了自用外(包括寫字樓),其餘一概在按揭五成以下,由於商人要靠銀行周轉,若果借款用來投資物業,便失去了融資的目的,所以在審批上有緊無鬆,樓價在現階段,即是買來收租的人士,在批核尺度上亦會逐步收緊。
既然要跌,順口問預期跌多少,他礙於身份不便回答、亦難以評估,樓市個勢轉變得太快,目前未收到總公司評估舊客戶的戶口清單,新借的便要交齊資料,任何一個按揭物業都要如實上報,無人情講。
他認真地說:「我們都好難做,識了幾十年的朋友一樣要做足工夫,總行睇得好緊,我們都想做生意,但表格一上到總行,若個客持有太多物業,或者能力有問題的話,也試過拒批按揭。都有建議不要買得太多,呢排風聲太緊,總行睇得好嚴格。」
事實上,政府希望用家真正能夠按能力下入市,若果超出限額或者在壓力測試後未能合格,批出的貸款有難度,不止供六成,便是要求更多現金證明,老樓身邊也有不少類似的按揭拒借個案,不過由於現金充足,在拒按後仍然成功上會。
至於買樓收租客,原本想收到幾厘租當供樓支出,但同一時間市場的炒家盤同樣轉作收租,租金壓力增大,推低租價,如意算盤打不響後,還要花錢裝修物業以求爭得好租客,費事空置單位蝕埋管理費。
劉兆昌
資深地產傳媒人
http://www.HKLa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