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一度的奧運,是運動員挑戰人類極限的競技舞台,也讓觀眾體現「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格言。準確的計時器成為打破紀錄的關鍵點。今次倫奧,大會採用的計時器材,總重量超過400噸,需要450位專業計時員和數據處理人員。今屆大會的計時贊助商,自1932年起已為奧運會提供計時服務。
回想80年前的一屆,贊助商只提供30個人手計時秒錶。時至今天,無論運動員或觀眾,對計時儀器準確度的要求,越來越高。相比上屆北京奧運的計時器,今屆所採用的,準確度又再提升100倍。贊助商供應的,是最新設計的量子計時器,能夠把千分之一秒的時間,再分開千分之一秒,準確度高達一百萬分之一秒,絕對可以說是運動場上的一大科學進步。
近年人類的極限不斷提升,田徑和游泳的世界紀錄,屢次再被衝破。在《ThePerfectionPoint》一書中,運動科研專家分析目前保特的世界紀錄,以及他的技術表現,估計他有能力再跑快多0.21秒,以他目前的9.58秒世界紀錄推算,9.37秒或許是另一項新紀錄。雖然有些評論指出,百萬分之一秒的準確度,應用於量度人體的速度反應,似乎作用不大,或許只是贊助商的宣傳手法。不過,相信今屆田徑和游泳賽事,出現相同時間的成績,機會率必定少過百萬分之一。
文:雷雄德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