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塌樹原來不是天災,而是人禍,韋森特襲港期間,被譏為豆腐渣工程的金鐘政府總部添馬公園,有50棵樹被強風吹倒;樹木辦昨透露,部份倒塌樹木根部的「泥膽」仍有膠袋包着,懷疑是種植時工人工序出錯,建築署正跟進調查。
疑種植工序出問題
樹木辦總監周錦超昨表示,添馬公園多棵樹木根部的泥膽以膠袋包着,正常情況下,種樹時是需要移除膠袋;至於是否有人做漏工序,負責種植的建築署正跟進。至於其他地方的樹木是否有類似情況、可能引致塌樹,周錦超表示,當局有樹木風險管理,即使根部被膠袋包着,膠袋亦會慢慢分解。
長春社總監蘇國賢指出,膠袋會阻礙樹根抓緊泥土生長,間接導致塌樹,有可能是工人去年種植時未有拆除膠袋造成,令人質疑是當局監管不力。今次打風導致多宗塌樹,大部份倒塌的樹已種植10年,反映過往種樹有許多事情做得不好,當樹木長大,問題便出現。
漁護署署理署長梁肇輝表示,因應大量樹木在颱風倒塌,漁護署將檢討樹木護理工作、栽種樹木的品種及種植方法,在有需要時諮詢專家意見,令將來的樹木更加穩固。
韋森特襲港期間,全港約有4,700棵樹於強風中倒塌下,主要品種包括洋紫荊、黃槿、黃槐和火燄木等,暫時未知何時可完成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