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管局開放非港人的個人人民幣業務政策,將於8月1日生效,局方及銀行界表示,大型銀行將可同步開展業務,該局今日將與業界會面講解具體操作。另一邊廂,中銀香港(2388)即以「重本」守住人民幣資金,舊資金存1年定期可享2.7厘,不同於大多數銀行的優惠僅限新錢。
業界今商非港人兌換
中銀昨日推出現有資金亦享「明碼」2.7厘的1年期人幣定存,入場門檻為至少5萬元(人民幣.下同),適用於原有舊資金,存戶毋須搬錢過行。另外針對人幣新資金,除了3及6個月定存維持2.6厘,中銀再增12個月的三級跳「進息」人幣定存,存息自2.2厘、2.6厘至3.6厘三個階段上升,實際平均約2.8厘,略低於市場最高的3厘,入場門檻亦為2萬元,優惠截至9月29日。
金管局開放銀行向非港人提供個人人民幣服務,該局發言人透露,將主動邀請所有認可機構今日舉行簡報會,就新安排下如何操作交換意見,以確保銀行「認識你的客戶」(KYC)及盡職審查合規進行。金管局助理總裁朱立翹及萬少焜將主持簡報會。發言人說,不少大銀行已積極籌備非港人人幣服務,相信8月起,一些如分行開戶等簡單服務可即時提供,但涉及系統更改如網上銀行服務,則需時配合。恒生(011)昨率先公佈,8月1日起接受非香港居民開立人幣戶口。
有大型銀行主管表示,現正調整內部系統,趕在8月1日開展非港人的個人人幣服務,屆時該類客戶開設人幣戶口後,已可馬上購買各類型人幣投資產品。不過,實際操作如涉及雙重國籍港人,是否可用離岸價(CNH)無限兌換,業界仍待釐清。
被問及會否有雙重國籍港人,刻意隱瞞持有身份證蒙混開立非香港居民戶口,金管局發言人指出,客戶蓄意提供虛假資料屬刑事行為。
去年港人經上海窗口兌換人幣淨額為739億元,淨滙入內地同名賬戶滙款為454億元,他認為足證保留港人每日2萬兌換上限,有實際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