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攞景還是贈興。就在倫敦奧運快要開幕的時候,一些德國傳媒卻翻起舊賬來,細數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西德聯邦政府及地方政府如何無能,如何輕視忽視恐襲訊號,令巴勒斯坦極端組織「黑色九月」(BlackSeptember)有可乘之機,脅持一批以色列運動員。最終11名以色列運動員遇害,而慕尼黑奧運會也成了史上最血腥最教人黯然神傷的奧運。
據德國傳媒披露的資料,「黑色九月」的突襲行動其實不像官方報告所說那樣周詳嚴密精準。首先,這八個發動襲擊的「黑色九月」成員到達慕尼黑後連找酒店房也有困難,幾經波折才找到一所廉價旅館度宿,慕尼黑市警方後來的調查更發現,這批恐怖分子行事非常倉卒,行動前根本未到過現場踩線,沒有仔細了解慕尼黑選手村的環境及狀況,以致真正下手的時候走錯路,過以色列運動員宿舍門而不入,迷路途中還碰上住在較高層的香港運動員。後來發現弄錯才匆匆回頭發動襲擊。這些結果都跟事發後的檢討報告有重大分歧。
不過,德國傳媒最大的發現還是政府保安部門,巴伐利亞州及慕尼黑市警方如何忽視各種恐襲的訊號。早在8月中,西德駐黎巴嫩大使館人員已收到情報,指巴勒斯坦方面有意在慕尼黑奧運會期間發難,發動恐怖襲擊。四天後,外交部把相關訊息傳到負責保安的部門,但這個情報顯然不受重視。到9月2日(即襲擊發生前三天),一份叫Gente的意大利刊物更點名指巴勒斯坦的「黑色九月」組織正計劃在奧運期間發動一次「全球矚目」(Sensational)的襲擊;只是不管情報部門或安全部門都後知後覺,到襲擊後兩天才把消息傳達。
沒有人知道若果西德政府重視恐襲情報,及時作好準備的話是否可以防止恐襲發生,但至少在事後應變及營救部署上不會那樣缺乏準備,不會那樣論論盡盡,以至連狙擊手也不夠!
經過911及倫敦地鐵恐襲後,英國政府及倫敦市大概不敢再對恐襲情報掉以輕心,不但調動大批英軍協防,更在倫敦市架起防空導彈,又把直升機母艦停在泰晤士河以威懾可能襲擊者。怕的是英國方面太集中提防撞飛機之類的大型襲擊,忽略了像「黑色九月」般的小型恐怖組織。他們要混進倫敦這樣一個人多種族複雜的大城市並不困難,只要保安方面稍有鬆懈,再發生類似慕尼黑奧運的慘劇不是不可能的。
撰文: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