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討政策4700樹當災 疑種植位置不當

檢討政策
4700樹當災 疑種植位置不當

10號風球威力驚人,韋森特襲港後,康文署昨點算轄下管理樹木,發現有4,700棵樹在風暴中倒塌,連日雖出動200人清理,但未知工作何時完成。古樹名冊一棵細葉榕,亦因出現潛在倒塌危險,昨被康文署移除。政府連日接獲逾2,000宗市民報告塌樹個案,金鐘新政府總部、米埔自然保護區,成重災區,同有數十棵樹在強風吹襲下受損及倒塌。樹木專家質疑當局種植樹木位置不當。

消防局10米大樹倒塌

風暴過後,全港多處繼續出現塌樹,昨凌晨零時至下午5時,當局共接獲724宗市民報告樹木損毀個案,令累積個案增至逾2,000宗。觀塘消防局停車場內一棵10米高大樹在暴風中連根拔起,局內10多名消防員合力鋸樹清理。青衣長青邨、長康邨及涌美老屋村亦有大樹塌下,其中涌美老屋村大樹塌在行人路,途人經過時,須行出車路繞過大樹。
啟用不足一年的新政府總部,公園內400棵樹木中,有50棵抵受不住颱風倒塌。米埔自然保護區也有15棵樹木倒塌,包括一棵15米高大樹,另有50棵樹木受颱風破壞。
康文署指,昨移除一棵位於黃泥涌道的古樹名冊登記古樹,該棵15米高的細葉榕,去年六月證實感染褐根病,根部腐爛。颱風過後,根盤更嚴重移位,有潛在倒塌危險。由於該樹位處交通繁忙道路,經諮詢樹木辦意見後,決定移除。在颱風襲港前後,康文署管理的40萬棵樹中,約4,700棵樹被強風吹倒,受影響品種主要為洋紫荊、黃槿、黃槐和火燄木。該署會審視樹木倒塌原址是否適合重新栽種新樹,以及選擇合適品種。
長春社總監蘇國賢指,颱風韋森特襲港期間的塌樹情況,與13年前「約克」襲港時大致相同。他認為,韋森特風力雖足以令健康樹木塌下,但半數樹木倒塌原因與生長問題有關,當局在揀選樹木栽種及處理樹木生長空間也有問題,建議當局作改善。《蘋果》記者

觀塘消防局停車場內一棵大樹在暴風中連根拔起,多名消防員合力清理。簡明恩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