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究責任浸大工會 轟國情手冊損大學聲譽

追究責任
浸大工會 轟國情手冊損大學聲譽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參考教材《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由浸大當代中國研究所主編,面世以來因為偏頗內容屢受抨擊,浸大教職員工會昨譴責有關手冊一面倒歌頌中國共產黨,有損浸大聲譽,要求所長薛鳳璇向公眾交代教材是否有內地學者參與編寫,並要求校方追究責任。

促薛鳳璇交代編寫者

浸大教職員工會昨天召開記者會,批評國民手冊內容偏頗,強調身為所長的薛鳳璇,有責任向公眾交代事件。工會發言人杜耀明昨指,無論坊間指教材有內地學者參與編寫的消息是否屬實;薛鳳璇作為主編,有需要承擔責任,又指如薛鳳璇若認為工會的批評有誤,歡迎公開辯論。
成員之一的陳士齊更反駁校長陳新滋早前稱,學者有自由制定著作內容,基於學術自由,不會干預之說,強調學術自由非無邊無際,更非任意妄為的藉口,指學者應有專業道德操守,不能讓學術淪為宣傳工具,斥陳新滋意圖護短。

「香港竟然政治獻媚」

陳士齊昨形容有關手冊是「拙劣、貽笑大方嘅國教手冊」,是旨在教導學生捨棄批判及邏輯思考的反面教材,並充斥隱惡揚善的影子,不少內容更意圖掩飾「黨大於國」。
教協教研部主管張銳輝亦斥教材中提及共產黨「進步無私團結」,令人氣憤,諷指:「連溫家寶都話要政治改革;中央領導人都唔敢如此形容自己,香港竟然政治獻媚。」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