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小百科:政治與國力比拼北韓隊誓報答金正恩

奧運小百科:政治與國力比拼
北韓隊誓報答金正恩

官員總愛說體育和政治分開,是騙人的。奧運會從來離不開政治,肩負了展示國家地位、宣揚國力、團結民眾等政治任務,這次北韓國旗事件,說明了這一點。
愛說奧運不應受政治干預的官員,一見事涉國家民族,都政治掛帥。中共跟中華民國為爭國際奧委會承認資格鬥了幾十年,到1984年才正式派團參賽,分別使用中國和中華台北名義。北韓在這次倫敦奧運派了51人參賽,希望以獎牌報答金正恩為他增強管治威信,卻遇上「國旗之辱」,豈能一笑置之?

敍代表團休戰牆留名

近屆奧運另一新興政治議題是停火。古希臘舉行奧運時會停火,現代奧運會自1986年舉辦後卻未能貫徹這做法,2004年雅典奧運設立了休戰牆,讓選手、奧委會官員和名人在牆上簽名,作出和平團結承諾。陷入內戰的敍利亞,代表團團長基亞塔前天(周三)也在奧運村的休戰牆上簽名,矢言推動全球和平,但教練和隊員都避談總統巴沙爾(Basharal-Assad),強調「我只懂運動,不懂政治」,「我到這兒只為了參與」。
路透社/英國《獨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