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克儉續撐國民教育指不用打分排名次

吳克儉續撐國民教育
指不用打分排名次

【避重就輕】一直拒見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直接對話的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昨日再次撰文撐國民教育科,指課程評估「不打分、不排名次」,以此回應課程被指鼓勵學生「作假」迎合上意的憂慮。但教協指出,除分數外,師長的褒貶對小學生有很大影響。家長也指,課程模式和教材才是問題核心,希望教育局盡快與各區家教會商討。
按教育局指引,評估學生品德及國民素質包括教師觀察、學生自評、同儕互評、家長評估等。早前有教師憂慮學生互評等方法會造成文革式氛圍,令學生互打小報告。吳克儉昨在教育局網頁撰文,以「不打分,不排名次」,圖消除公眾疑慮。他指該科不設公開試及呈分制度,不影響學生派位和升學,也不建議給學生打分。

師長評價足以影響學生

不過,教協總幹事葉建源指出,小學生想做「好學生」,任何形式的評估包括師長的身體語言,也足以影響學生的行為;「情感層面」的評估更要小心,評估已存在一定程度的操控。
東區教長教師會聯會主席趙明表示,家長最擔心的是像國民小先鋒之類的「紅小兵」活動模式、《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的偏頗教材內容,吳克儉的回應未有觸及這些問題核心。他認為教育局應盡快約見18區家長教師聯會的代表,尊重各方意願,得出對學生最好的處理方法。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