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出現自1956年以來最嚴重的旱災,已嚴重擾亂商品市場生態。旱災令當地玉米及大豆價飆升至歷史高位,連帶農產品相關交易所買賣基金(ETF)都備受追捧。反之,因為近期美元轉強,令貴金屬市場吹起淡風。
彭博資訊數據顯示,PowerSharesDB農產品ETF踏入7月以來新倉位需求增加了4%,增幅是2011年3月以來最大;與此同時,SPDR黃金ETF同期倉位則減少1.9%,此趨勢若繼續,可能成為本年減幅最大的一個月。
據三藩市基金HarvestCapitalStrategies基金經理KellyWiesbrock表示,投資者周一進一步追捧農產品投資。
現時有旱災的基本因素支持下,投資者資金流入商品不足為奇。事實上,玉米價格近期狂飆,自6月15日以來已急升55%,周一於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更創紀錄報每蒲式耳8美元;同期大豆價亦升23%,報16.915美元一蒲式耳,貼近歷史高位。相反,美元急升令期金價於當日跌逾3%
玉米收成較預期低
據美國商品及天氣數據研究機構Bethesda表示,美國中西部炎熱及乾旱天氣最少會持續多兩星期。KellyWiesbrock指,除非農產品需求有戲劇性的下降,否則今年全年價格一定較過往平均為高。美國第三大期貨交易商NewedgeUSA近日已將全年玉米收成預估下調,該行指收成會較政府預計的129.7億蒲式耳低13%,僅得113.27億蒲式耳。
除美國外,印度亦出現相似情況,當地季候風季節以往會帶來全年降雨量約七成的雨水,但今年降雨量會明顯地低於以往平均值,是三年以來首次。上述情況勢必令當地糧食價格進一步上升,令通脹問題進一步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