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南丫島「島主」李建強與雅居樂地產聯營的博寮港有限公司,擬把島上屬海岸保護區的東澳發展為遊艇會及豪宅,雖然計劃去年底被城規會否決,但發展商死心不息,近日申請在島上挖掘逾50個探坑和鑽孔作「考古」研究,疑為日後環評闖關鋪路。保育團體認為環保署及城規會應有清晰指引限制發展商,不能在計劃被否決後仍可鑽空子嘗試在其他途徑闖關。
記者:梁德倫
博寮港計劃涉及東澳約43公頃水域,提供500個遊艇泊位,擬興建防波堤、直升機坪等,並在陸上發展酒店和低密度豪宅,去年向城規會申請將現時劃為農業、自然保育區和海岸保護區地帶改為綜合發展區(1)地帶遭否決,但事件並未告一段落。
有南丫島居民近日發現,博寮港公司聘請的顧問公司ERM最近成功向古物古蹟辦事處申請挖掘及搜尋古物牌照,計劃在東澳一帶廣泛探土挖掘,包括26個探土洞和27個鑽孔,有村民批評做法變相破壞自然環境,因為探土洞每個約兩立方米大,「似炸彈窿咁」。
乘機破壞現有地貌
關注南丫島發展的土地正義聯盟成員黃俊邦指,地政總署剛在南丫島完成14天公眾諮詢,日內或向ERM發出掘地許可證。他指出,博寮港計劃本已被城規會否決,但由於ERM去年同時申請在東澳進行環評,在環評框架容許下申請考古研究,但極有可能會乘機破壞現有地貌環境,令生態價值下降。黃又批評,「你個規劃發展都過唔到,點解仲要繼續做環評工作?除非你個發展計劃有變,完全唔同晒!」他認為古蹟辦當初批出牌照前,應考慮到該發展計劃早已被城規會否決,酌情考慮後不予批准。
「玩到過晒關為止」
綠色力量行政總幹事文志森指,現時法例無限制規管項目倡議者(即發展商)應先做環評後才申請更改土地用途規劃,但城規會一直有共識當項目未有全面環評報告前多數不獲通過,「佢上次上城規已經係硬闖啦!」他指出,雖然環評與城規屬兩個獨立範疇,但政府應加入指引要求發展商先通過環評後才能到城規會申請更改土地用途,「如果唔係佢哋分開幾樣一齊做,不斷咁用豐厚嘅資源去玩個遊戲規則,玩到有一日過晒關為止。」他相信博寮港計劃難過關,因為過往從未有一個發展項目會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如此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