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製造業陷谷底出口疲弱 德上季GDP恐收縮

歐元區製造業陷谷底
出口疲弱 德上季GDP恐收縮

【本報綜合報道】歐元區及區內主要國家昨公佈7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初步數字顯示,歐債危機除令較弱勢的二線國家經濟受拖累外,核心國家經濟亦受嚴重影響。德國及法國7月製造業PMI初值,均較6月最終數字下跌,顯示兩國經濟或已步入萎縮期,而整個歐元區製造業PMI更創38個月新低。

歐洲「一哥」德國7月製造業PMI初值為43.3,低於預期的45.1及6月終值45.0;至於同月服務業PMI初值則報49.7,同樣微低於預估和6月終值。7月綜合PMI初值報47.3,比6月終值48.1更低,意味德國企業活動連續第三個月萎縮。

法國PMI跌至43.6

Markit首席分析師威廉森(ChrisWilliamson)指,德國經濟形勢已明顯惡化,尤其是在製造業,顯示國內和出口需求持續不振。他又指,上述數據或預示德國第二季經濟(GDP)將萎縮0.1%。
至於歐洲第二大經濟體法國,其7月製造業PMI初值跌至43.6,為2009年5月來最低。不過,綜合PMI初值回升至48.0,見4個月高位;服務業PMI初值更從47.9急升至50.2,突破50盛衰分界線,分析指可能因為5月及6月兩次選舉後,服務業活動較活躍所致。
歐元區整體7月製造業PMI初值報44.1,為2009年6月來最低,較預估45.2和6月的45.1有一段距離。同月服務業及綜合PMI分別報47.6和46.4,繼續處於50之下。雖然數據較差,歐股未有受太大影響,英、法、德股尾段升0.2%至1.23%。

美出口新定單兩連跌

至於美國的製造業同樣不振,7月採購經理指數初值(PMI)連跌四個月,由上月的52.5跌至51.8,為自2010年12月以來最低,不過數字仍企穩50以上,顯示當地製造業仍有增長。
生產及新定單錄得增長,不過增幅為年內最小,而且受歐債危機影響,出口新定單連續第二個月下跌,為近三年來首次出現連續下跌。調查機構Markit首席經濟師威廉森表示,美國出口減少,令當地製造業受壓,幸好國內需求持續出現復蘇訊號,鼓勵當地企業招聘。他表示,美國第三季的經濟增長將較第二季差,令政府開始關注。不過,由於通脹率維持低位,當局仍有空間推出刺激經濟方案;市場則擔心美國經濟失去增長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