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中PM2.5超世衞標準七倍在將軍澳做運動如慢性自殺

空氣中PM2.5超世衞標準七倍
在將軍澳做運動如慢性自殺

【記者盧勁業、林賽香報道】將軍澳自建立堆填區以來,空氣污染問題一直困擾該區46萬名居民。有區議員在環保大道沿途多個地點檢測空氣質素,發現微細懸浮粒子超出世界衞生組織的安全標準三至七倍,連小孩子玩樂的遊樂場亦如是,嚴重危害市民健康。
將軍澳隧道資料顯示,環保大道每天有近4,000架次泥頭車經過。將軍澳區議員方國珊上周六利用檢測儀測試空氣中的PM2.5,即直徑小於2.5微米的懸浮粒子。這些微細懸浮粒子可以穿透肺泡,直達血液並破壞肺部組織。世衞標準為每立方米25微克,環保署標準則為每立方米75微克。測試結果顯示,在堆填區137區的入口,一度量得每立方米200微克,較世衞標準高七倍!在峻瀅及日出康城之間的一段環保大道,超標近五倍。
更令人關注的是,位於坑口的常寧遊樂場,亦錄得每立方米90微克,超標2.6倍,該遊樂場常有小孩子玩耍、也有市民慢跑和踏單車,原來早暴露在健康威脅下。
家庭醫生關嘉美表示,PM2.5能深入肺部,使氣管過敏和發炎,長遠能引致肺纖維化,增加致癌風險,損害心臟功能;在PM2.5濃度高的地方運動,吸入更多有害物質,猶如慢性自殺,兒童、長者及肺病病人尤其受害。

將軍澳區議員方國珊表示,隨着區內多個大型屋苑入伙及越來越多公司遷入工業邨,區內污染問題將更嚴重。 何柏佳攝

普通口罩無法阻隔

地球之友高級環境事務主任周月翔指出,PM2.5未能被鼻腔過濾而直達肺部,口罩也無法阻隔,只有N95口罩才能阻隔;堆填區較多汽車出入,而且垃圾飛揚,增加PM2.5的濃度。她又批評,政府本末倒置,因怕香港難達標,將PM2.5的標準設得遠低於世衞水平。
區議員方國珊指,越來越多公司遷入將軍澳工業邨,區內多個大型住宅也將入伙,污染及交通意外只會有增無減,「政府推遲關閉將軍澳堆填區,仲將跨灣連接路的興建時間由2012年拖到2020年都未知完唔完成到,係漠視居民性命」,要求政府盡快關閉堆填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