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差一項希臘辦奧運 最終周身債

苦差一項
希臘辦奧運 最終周身債

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之前,成為奧運主辦城市是一項苦差,甚至曾經出現無城市願意申辦的局面。洛杉磯首次以民間模式舉辦奧運後,奧運主辦城市又再度出現競爭。
不過,踏入千禧年後,環球經濟出現多次大起大落,同時由於申辦結果公佈至正式舉行的時間往往長達7至8年,令主辦奧運城市要面對很多未知之數。現時債務沉重的兩個歐豬國家希臘及意大利,近年亦曾分別舉辦夏季及冬季奧運會,但帶來的負面影響卻非常深遠。

為退出歐元區埋伏線

希臘首都雅典作為現代奧運發源地,在奧運第104周年(即2004年)再次成為主辦城市。不過當年卻出現嚴重超支,累積債項高達140億至150億美元,專家估計每戶希臘家庭需承擔5萬歐元債務,為現時債台高築,甚至最終可能要退出歐元區埋下伏線。雖然希臘政府一力承擔所有開支,但卻完全沒有想過該如何在會期過後利用一些新建的設施,現時在22個比賽場地中有21個仍屬空置。除場館外,其餘相關基建亦一塌糊塗。公路及鐵路網絡當年倉卒完工,差點趕不及會期前啟用,過後更出現多項故障,毫不實際之餘,亦未能實現令雅典進一步現代化。

意大利籌委會幾乎破產

兩年之後,意大利都靈承辦當屆冬季奧運,雖然成功開發當地旅遊業,但籌備過程飽受貪污醜聞、建築工程及經費問題困擾,籌委會幾乎要在開幕前就宣佈破產,最終出現320萬美元赤字。
當然亦有成功例子,中國京奧就舉辦得有聲有色。雖然京奧嚴重超支,成本達400億美元,是史上最貴的奧運會,但未有為國家留下債務。至於歐豬之一的西班牙,其巴塞隆拿市1992年斥94億美元辦奧運,但最終錄得500萬美元盈利,並把巴塞隆拿的旅遊城市形象推至高峯。

歷屆奧運贏家與輸家

─輸家─
2004希臘雅典奧運
嚴重超支,債項高達140億至150億美元,每戶家庭承擔5萬歐元債務;22個比賽場地現時有21個屬空置,相關基建亦一塌糊塗

2006意大利都靈冬季奧運
飽受貪污醜聞、建築工程及經費問題困擾,籌委會幾乎開幕前宣佈破產,最終出現320萬美元赤字,佔營運預算的2%;設施成功變成旅遊景點,推動旅遊業

2010加拿大溫哥華冬季奧運
選手村發展商當時受金融海嘯打擊,費用由溫哥華市政府包底。計劃將選手村包裝成住宅出售,但至今仍未能全數沽售,債務已上升至7.3億美元,其中1.7億美元賣地開支料需永久撇除

─贏家─
1984美國洛杉磯奧運
自1932年後首次有盈利的奧運,大部份場館僅翻新,成本約為5.46億美元。
商業贊助、轉播權及門票收入更帶來2.23億美元盈利,並廣泛地為南加州帶來33億美元經濟效益

1996美國亞特蘭大奧運
商業贊助帶來18億美元收入,收支平衡,並無留下大型債務;選手村過後給予大學作為宿舍,各項建設亦成功重塑亞特蘭大市

2008中國北京奧運
史上最貴的奧運會,成本達400億美元,但未有為國家留下債務;新設施多數捐贈予北京各大學,但鳥巢則長期空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