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鞋廠跣低掀執笠潮定單少成本高 鞋王亦扯白旗

粵鞋廠跣低掀執笠潮
定單少成本高 鞋王亦扯白旗

【本報訊】由「香港鞋王」鄧劍群創辦、曾為全球知名運動鞋代工的港台集團,在廣東的最後一間鞋廠將於本月底關閉。下一間結業的將是永盛鞋廠,亦非最後一間。

近日國際運動品牌adidas撤離中國生產,擁有逾20年代工歷史的港台集團,雖曾為Merrell、Timberland等知名品牌代工生產,又與Reebok合作近20年,但在經營成本不斷上升下,亦難逃結束內地廠房命運。

港台集團永盛遭殃

內地《第一財經日報》報道,今年夏季對東莞的工廠來說,毋須再擔心停電,但背後卻正上演一個個悲涼故事。佔地面積近兩個足球場、員工最多時達7000人的永盛鞋廠,大門口掛著一幅巨幅廠房招租廣告,永盛的歷史較港台多出5年,但也公佈於8月結業。
報道引述接近永盛消息人士稱,工廠定單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利潤下降近三成,因定單太少。在此工作了十幾年的保安員說,現在只剩500多人了,廠長已決定8月把它關掉。
永盛結業只是東莞廠商結業潮其中一個主角,東莞世界鞋業總部基地副董事長張鴻說,「現在東莞的製鞋行業都在煎熬」。以前利潤高,現在利潤大幅下滑也就不想做了。
位於東莞厚街的香港泰成玩具關聯子公司董事長方柏金抱怨沒有得到相關部門的幫助,「我們沒有其他補貼,加上定單太少,今年企業總利潤下降了30%。」他說,定單的推遲像壓縮器一樣不斷加速企業資金的緊縮,這將迫使他的公司面臨倒閉厄運。目前,他不得不依賴借高利貸來延續公司壽命。這是一種惡性循環,今年不行,明年將難堅持下去。

台企向東南亞搬遷

有些工廠等政府幫助,有的自謀出路,東莞市台商會投資企業協會總會秘書長趙維南對本報說,近幾年來,一些台企逐漸減少在東莞的投資,陸續向西南及越南、柬埔寨等搬遷。
本月初,東莞市副市長賀宇在東莞韓資企業政企聯絡會上致辭,安撫這些處於困難中的企業,「我們基本上都毫無保留地拿出來幫助企業發展,東莞市政府已經決心以真金白銀的扶持措施幫助這些企業走出困境。
目前,東莞市政府已經全面取消市級許可權的企業收費專案,再次出台10億元的融資支援計劃,以及對生產性企業進口設備給予獎勵等一系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