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盈文化的網站內,其擬投資項目位於馬來西亞的生化柴油基地,與文化可謂風馬牛不相及。翻查資料,由創盈負責人張文忠發起的SuperiorGlobalInvestments(創盈母公司賢壑泓的前股東公司之一),於07年在馬來西亞亦搞過類似集資項目,但以基建概念為主,號稱在2009年上市,當時該生化柴油基地亦為重點推薦項目;現赫然再現創盈文化投資名單,予人「借屍還魂」之感。
本報透過相關人士向張文忠查詢,他表示:「馬來西亞的生化柴油基地會擺入基金裏面。」對於為何將該基地放入文化基金項目,他直言:「我係做慣包裝嘅,掙扎咗一段,冇特別稱號,就用文化咁解。文化嘅定義好闊,你覺得隻嘢係文化,就可以加個名喺上面。」
張表示,創盈文化正計劃招股,集資約50億元,大概2013年上市,「我哋喺國內做路演,主要針對大陸市場」。至於目前進展,「廣州PWC(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已經做咗初步研究同埋DD(盡職審查),我同香港PWC唔熟。」
賬目混亂 透明度低
至於若有人要入股創盈文化,錢銀交收方面,過程則相當詭異。張文忠的下屬、同時為創盈旗下項目公司iCanConsult股東MatthewCheng表示,如要入股,便要將支票抬頭寫給一家名為「環球企業融資有限公司」,而非聲稱將上市的「創盈文化產業投融公司」。至於已聲稱投資的多個項目,股權亦多由離岸公司持有。記者質疑,如此豈不導致賬目混亂,難以透明。Matthew坦白稱:「用離岸公司,就睇唔到啲錢去邊度,間間上市公司都係咁㗎啦。」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