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題
超過100間企業近三個月相繼發盈警,佔上市公司總數逾15%。遍地屍骸,偏偏被譽為「金融才俊」坐享高薪厚職的投行分析員,未能在災前預警,到股價已暴瀉後才降評級劈價,跟見好捧見低踩的財演無異,個別恐慌情緒更猶如一般散戶!難怪被網友嘲為燒鵝髀價錢,豆腐渣質素。記者:高明輝
近期最大幅度的劈價要數中興通訊(763)。該股一向為基金愛股,分析員長期看好,直至盈警前的6月,市場買入評級比率仍高逾74%,平均目標價23元,但當時股價已跌至約14元,證明普遍分析員未能預視該股盈利走下坡。至7月13日收市後突發盈警,指中期純利最多跌八成,殺分析員一個措手不及,「人踩人」下買入評級比率大降至46%,平均目標價只剩16.85元。
瑞信摩通變臉 踩中興
大行如「麥齊光上身」般跳船,當中,瑞信將中興評級由跑贏大市降至中性,目標價劈近一半,由22元降至11.5元;摩根大通連降兩級至減持,目標價劈57%至10元;美林及渣打亦分別降級,兼劈價37%及53%。
盈警令原先「百份百」看好的大行尷尬難兜。瑞信事前雖指出智能手機有毛利壓力,但仍認為有值博空間;事後指盈利持續失望及透明度降低令股價橫行。
摩通事前認為首季增長起動,手機利潤率有潛在驚喜;事後坦認對該股利潤率擴大速度過於樂觀,沒有就目標價「僭建事件」捉字蝨卸責,反而值得尊重。不過,股價即日已暴跌逾16%,降級劈價已無補於事。中興上周五收市跌至10.5元。
高盛睇李寧 由愛變恨
另一案例為李寧(2331),儘管李寧低迷多時,5月份買入比率已降至19%,不致一地眼鏡碎,但仍有大行錯博反彈。高盛5月指,李寧品牌強勁,毛利有上升趨勢,可從體育品牌競爭中生存。
李寧6月11日晚公佈第4季總定單高雙位數字下降,翌日股價跌8%,高盛即由確信買入降至中性,目標價劈近半至5.7元,自列入確信買入名單後累跌39%,打爛其金漆招牌。滙證、美林及摩通亦分別劈價58%、47%及36%。
此外,中傳動(658)7月15日發盈警,指中期純利較去年顯著減少,瑞信馬上將評級降至跑輸大市,目標價降近八成至2元,之前評級及目標價已維持逾一年,同期股價卻跌逾七成,惟該股僅於翌日跌3.8%,並於同日跌至2.24元見底後反彈,之後4日升6.6%,上周五報2.41元,高於盈警前的2.35元,大行慘變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