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經理專訪霸菱:買亞洲非首選中國

基金經理專訪
霸菱:買亞洲非首選中國

過去幾年中國經濟發熱發亮,海嘯後更金槍不倒,但在專業投資者眼中,投資亞洲卻不等同於投資中國,霸菱資產管理亞洲債券投資主管鄭達成(洋名Sean)管理的基金中,中國的比重較指標低8點子,更一度減持中國債券,反而看好印尼、馬來西亞及新加坡前景。足見近日經濟降溫的中國,未必是亞洲唯一的選擇。
鄭指出,5月前的一段期間,中國債券不及其他亞洲例如印尼等地區債券吸引,估值上當時要減持。他最看好印尼,認為收益率吸引,有基本因素支持,而評級機構亦將該國的評級上調,「仲有好大機會被評級公司調高評級」。

料中國不會步入通縮

中國最新公佈數字顯示第2季經濟增長為7.6%,較首季8.1%出現放緩,更有聲音指將步入通縮,惟他並非完全看淡中國,組合內中國債佔6%,又指,下半年逐漸會增加中國的比重。
他解釋,過去24個月中國投放很多資源去彌補08年金融海嘯的衝擊,又多次調高存款準備金率(RRR),所以有緩衝的空間,令削減RRR的幅度多於其他主要指標。另外,中國亦可以選擇其他政策支持經濟,故不認為中國步入通縮。
鄭達成指出,中國過去1個月減息兩次,預測下半年最少再減一次。由於中國是區內龍頭,預計其他亞洲國家都會跟隨,令亞洲債券價格有上升壓力,他指出,若亞洲其他國家都減息,對中國影響正面,因為中國是區內龐大的出口國家,有利刺激外銷。近日,南韓央行宣佈將利率減息四分一厘,由3.25厘降至3厘;而日本則維持超低利率於0至0.1厘不變。

個別內房股毛利受壓

內房是投資者的焦點,Sean指,內房的表現不及預期般差,大型內房今年至今銷售都符合預測,相信下半年能保持趨勢,內房銷售雖造好,但鄭指出,平均售價或毛利均有壓力,顯示個別內房要減價促銷,對盈利有輕微影響,惟銷量跟預測相差不大,他又指,下半年會繼續留意內房的企業債,傾向選擇較優質的企業債,但未必會增持。霸菱採取「情況主導」(Scenario-based)的投資理念,「由上而下」分析宏觀經濟判斷投資策略。鄭認為,現時中國的通脹率約2%,令央行跟政府再減息及其他手段刺激經濟的機會增加。相反,歐美現時減息至超低水平,技術上加息的機會大於亞洲地區,他相信投資亞洲市場比歐美信貸風險都要低,潛力較大。記者:高明輝

鄭達成簡歷

現職:霸菱資產管理亞洲債券投資主管
曾任:滙豐環球投資管理投資總監
未來資產、恒生投資及景順投資擔任固定收益投資高級經理職務
學歷:
‧澳洲邦德大學商學士學位
‧澳洲墨爾本皇家理工學院金融碩士學位
資料來源:霸菱資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