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西無雙:紅黑紅紅黑 其實唔簡單

向西無雙:紅黑紅紅黑 其實唔簡單

黃貫中最新的演唱會主題曲《紅黑紅紅黑》,不少人批評曲風煩厭,歌詞無厘頭,缺乏深度,有人甚至把它拿來跟《食軟雪糕》一曲相提並論。
雖然我不是非常熟識本地樂壇,但我實在不會相信貴為香港搖滾教父的黃貫中,會單純地因為汽水罐顏色這種商業理由而創作出這首歌,出賣自己的靈魂給可口可樂而去換取一丁點的奶粉錢。批評之所以出現,或許因為在這十年間,大家早已被大量反智的流行曲殘害得眼界膚淺,缺乏思考能力。其實聽這首歌前,大家只要明白反建制和追求自由是rockandroll的精神,再加上一點點的歷史知識,很容易可以發現這首搖滾樂曲中的紅和黑,所指的就是文革的主色。有理由相信,這首歌所描述的是一個被迫當上紅衞兵的青年,在文革時期如何被洗腦教育迫害的故事,我現在逐一把每句歌詞解構。

「鬥 在鬥 就算你繼續鬥」

歌曲一起首的「鬥」字,所指的是批鬥,也指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中國文化大革命時期,毛澤東大搞個人崇拜,打擊政敵,所有被認為有違毛澤東主導思想的人或事都會被其支持者組成的紅衞兵批鬥,被打,被抄家。

紅衞兵每次遊街都意氣風發唱奏戰歌。

「得一隻手 又怎可拍手」

這句表明了主角的立場,暗喻領導人的行為和思想是得不到所有人支持,無論他怎樣主張批鬥,都獲得不到掌聲。

「奏 在奏 就算我繼續奏」

歌詞出現了我字,反映出主角參與其中。至於那個奏字,所指的是紅衞兵的「戰歌」,許多紅衞兵組織當時都創作了自己團體的「戰歌」,每次遊街都會排成隊伍奏唱着戰歌意氣風發地示威。

「得一個口 又怎可說否」

顯而易見主角不願同流合污,但為世所逼,成為紅衞兵的一員高唱戰歌。

「憐憫 我雖是微塵 吶喊 卻驚動路人 夜鶯 廝守着凌晨 還我本性 心裏嗌着這兩個字」

這裏寫的是文革高峯時期紅衞兵人數過千萬,雖然明知自己只是當中的小角色,但主角都不願意接受自己無論白天甚至凌晨都要在紅衞兵隊伍中喊着口號遊行(夜鶯是少數在夜裏鳴叫的雀鳥,這裏用來比喻夜裏的紅衞兵實在出色,因為除了他們沒有人會在夜裏叫喊)。曲中的主角很想回復自己的本性,很想得到世人憐憫,但可惜自己慢慢已被社會逐漸洗腦同化,心裏只單純地剩下紅和黑。

司湯達的《紅與黑》,毛澤東也讚好。

「紅黑紅紅黑 就係咁簡單」

副歌部份是整首歌的精髓所在,雖然只有兩句,但簡單紅黑二字,概括了文革中最重要的點滴,因為這兩色隱喻了有關於文革的東西是數之不盡:1966年8月18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接見紅衞兵,他們戴的是紅底黑字的紅衞兵袖章。文化大革命期間,紅黑也是紅衞兵海報的標準色調,因為當時他們多會用成本較低的黑紅版畫,當中最出名就是以打倒劉少奇、鄧小平為目的的紅黑宣傳畫和那些寫上「革命無罪,造反有理」的紅黑海報。另外最有趣的是,有一本19世紀的西方文學巨著,是少數毛澤東高度推薦的洋書,因為作者強烈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醜惡和腐敗,那本書正正就叫《紅與黑》。
紅黑就是文革這個黑暗的紅色歲月的主題顏色,凡是經歷過文革或被當時的宣傳品洗過腦的人,心裏只會剩下紅和黑,腦袋變得就係咁簡單。
除了詞的多重隱喻外,副歌在編曲上不斷重複,這種洗腦的曲風,是故意暗示了當時的洗腦教育,這種巧妙的編排簡直是鬼斧神工。副歌之後也極為精采,也道盡一個人被洗腦後的可怕。

文革時期宣傳品,全部紅紅黑黑,就係咁簡單。

「跳 就跳 別要去放慢了」

跳字很明顯所指的就是毛澤東主張的「大躍進」,副歌不斷重複「紅黑紅紅黑」後,主角已被洗腦,他也開始贊成主席的說法,覺得超英趕美很好,所以認為「別要去放慢了」。

「這種發燒 又怎可缺少」

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李達於1958年的確當面鬧過毛澤東發燒,被洗腦後的主角明知毛主席發燒腦筋有問題也認為他是正確,反映了當時很多人盲目追從。連李達這個人也認識,作為一個音樂人,阿Paul的歷史根基實在深厚,可稱得上是一個搖滾才子。

「要就要 別要去再扮了」
「這種困擾 是不必困擾」

剩下這幾句單看字面已容易明白,洗腦後的主角已完全認同文革,認為那是國民所需要的,不是一種困擾。
在垃圾情歌充斥的社會底下,這首發人深省、扣人心弦、意味深長的搖滾樂曲,實在是難得的一道清泉,對社會如此關心的歌手在樂壇已買少見少,黃貫中在歌中所帶出的抵制獨裁,提倡自由的訊息,正好在這個關鍵時刻叫我們反思國民教育科這種洗腦教育應否納入中小學正規課程。每次聽着這首節奏澎湃的音樂,聽着阿Paul的吶喊,我都會想起當時中國人民的苦難,每次想得熱血沸騰,想得激動,沒有甚麼做到,只能夠拿來一罐CokeZero定一定驚,就係咁簡單。

撰文:向西村上春樹
網絡小說作家、高登巴打,因撰寫《東莞的森林》成名,其發表的時事評論文章,抽水功架不遜才子。
逢周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