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第二季中國GDP錄得三年以來最低增長,但固定資產投資及信貸增長在6月份均回升,考慮到兩者對於中國經濟至關重要,筆者認為中央推出的放寬措施可能開始生效,中國經濟硬着陸的風險很有可能已經減退。
第二季GDP僅增長7.6%,比上季的8.1%進一步回落早已預期,其中,第二產業增長大幅走軟,從第一季的9.1%回落至上半年的8.3%;第一及第三產業亦只是輕微上升。不過,其他大部份經濟數據卻顯示回穩趨勢。6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遠高於共識預期,從5月的7930億元人民幣跳升至9200億元;廣義貨幣供應按年增長亦從上月的13.2%,回升至13.6%。
月內,固定資產投資按年增長21.8%,高於5月份的21%。當中製造業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增長雙雙放緩,分別從5月份的25.1%和18.2%,下跌至24.7%和11.8%;基建投資則按年增長18.7%,明顯快於上月的7.9%,抵銷了前兩者放緩的不利影響。
人行料降準備金率
6月份名義零售銷售按年增長13.7%(見圖),實質工業生產增長9.5%,兩者與上月大致持平,亦符合共識預期。其中建築材料、家具及家用電器銷售明顯改善,與房地產銷售增長反彈一致。
令人失望的是的進口增長,從5月份的12.7%跌至6.3%,遠低於市場預期的11%,顯示儘管生產物價降低,內需依然疲弱,商家亦正減少庫存。與此同時,雖然出口令人驚喜,按年增長11.3%,但外部環境未來仍將艱難。
因此儘管中國經濟硬着陸的風險減退,但並非完全高枕無憂。從採購經理指數來看,未來國內外需求仍將面臨挑戰,如果出現失業問題,有可能導致社會出現不安定局面。加上中央政府迄今為止的政策幅度可能仍有不足,未來數月肯定會繼續採取更果斷的措施,以進一步扭轉當前增長放緩的趨勢。
此外,中國的通脹正在回落,預期7月份的消費物價指數將會低於2%,為當局進一步減息創造空間。而且,中國的外滙儲備在6月底下跌至3.2萬億美元,按季下跌2%,跌幅為1992年以來最大。
因此,未來人行可以通過下調準備金率,進一步抵銷2011年上半年過度收縮的反效果。
鄧嘉南
摩根資產管理機構業務拓展總監
http://www.jpmorganam.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