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教育」最可怕的地方 - 高慧然

「國民教育」最可怕的地方 - 高慧然

坊間有一種說法為「國民教育」護航,認為香港是個資訊發達的地方,受教學生並非處於封閉環境,學生自行比較各類資訊後,自然懂得分辨教材是真是假,也就不可能被洗腦。
這是「國民教育」最可怕的地方。
作為一門學科,學生上完課之後是要接受考核的,而分數對學生的影響就不用我說了。那麼,學生面對的選擇便是:利益當前,要不要扭曲自己的人格、良知、尊嚴?「共產黨是怎樣一個執政團體?」這樣一條試題攤在你面前,你會寫下怎樣的答案?標準答案在教課書上寫着,三個形容詞:「團結、進步、無私」,你是抄書上的答案,還是寫你自己心中另一個答案?
假如你是家長,孩子問你,應該寫出良知的答案,還是弄虛作假騙取考試成績,你又會如何指導你的孩子?當服從良知,說真話意味着跟自己的前途過不去的時候,家長有道德勇氣要求孩子不惜代價說真話嗎?如果一個社會從孩子到家長,為了眼前利益可以隨時扭曲自己,久而久之,這個社會會變成怎樣?強國早已給出了答案。
中國作家巴金最被人推崇的品格是「說真話」,享受資訊發達、言論自由的香港人對此無甚感覺,甚至覺得有點可笑。如果我們今天不一起出來捍衞我們說真話的自由,日後,香港人會更明白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