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未停外滙賭約

好孩子未停外滙賭約

【本報訊】兩星期前因賭輸人民幣滙價蝕錢而發盈警的好孩子(1086),兩星期以來股價累跌16.8%。管理層上周末請香港傳媒到公司上海總部考察,但並未為事件作詳細解畫,首席財務官劉同友只否認公司「賭滙價」,並指「投資者及基金都認同公司做法」。

對冲七成海外收入

劉同友指出,公司每年年底都會與內地數間銀行訂立以美元計價的遠期合約,合約為期一年,目的是減低近年人民幣升值的風險。他透露,合約中會預先定立一個滙率定價,一年內公司會將海外業務收入的70%金額透過合約對冲。
但被問及滙率定價,他以業績期近為由拒絕透露詳情,只說「滙價在每月,甚至每個星期都在變,公司收到海外收入,就會跟銀行以合約定價滙兌。」若以去年應收賬款計算,其中約九成賬款是90天內收取,則公司實際上是每月均要在合約上與滙價「對賭」。至於今年公司的應收賬及存貨周轉天數,劉同友表示與去年相若。
若以去年經營收入39.4億元計,去年透過合約對冲的金額則達27.58億元,據年報披露,公司去年透過合約對冲滙價的「其他收入」款項達3360萬元,衍生工具的公平值收益則為1394.7萬元,而去年人民幣兌美元約升值5.1%。

終止滙率合約不化算

不過,以今年1月1日至6月30日間計算,人民幣兌美元滙價下跌0.94%,這項「其他收入」減值,竟然令好孩子的中期業績發盈警,預料拖累上半年盈利出現跌幅。由於近業績期,公司未能透露營運狀況,因此賭輸錢的影響仍是未知之數。
劉同友說,公司過去一直都有定下遠期合約,並曾在2008年「輸過一次」,他承認公司預測今年人民幣升值方向有錯誤,令合約出現虧損,但由於中途改變合約滙率定價或終止合約,當中的成本支出會更「不化算」,因此仍要履行合約,意味公司下半年業務仍有機會繼續承擔外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