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高中學制下首屆畢業生就算考獲入大學資格,也有一半人被Out無法獲資助學位。各間院校收生要求有差距,香港大學和科技大學基本要求最高,如何能抓緊一席,有報讀大學專家教路,聯招首三志願選擇最重要,第三志願必須與成績匹配;若只是「掹車邊」取得最低要求,應考慮將副學位課程放在前列。記者:倪清江、羅佩瑜、賴汶騫
大角嘴聖芳濟書院應屆考生蔡永道,在全級考試排名屬中下,他昨晚回校參加放榜前燒烤晚會時說,原本選修三科,去年升中六時決定退修物理,只修化學和會計,「同老師、屋企人傾過,退修可以更平均分佈學習時間。」他的首三志願依次是城大、理大和浸大的英文,若成績欠佳,會改為將資助高級文憑課程調至前列,爭取入讀公營大學。
港大科大基本要求最高
八間資助院校入學最低要求,大致可分為三級,理大、浸大、嶺大和教院接受基本門檻,即中英數和通識依次考獲最低3322成績,另加一科選修2級或以上;中大和城大則要求至少一科選修科達3級;港大和科大要求更高,要求有兩科選修至少達3級。
有2.6萬人考獲入讀理大等四校資格,不過當中約4,000人未能達到入讀港大和科大要求。透過聯招派位的大學資助學額只有1.25萬個,考評局的統計顯示,有1.4萬人考獲比入讀港大基本資格還要高的成績,即四科主修達3322、兩科選修至少獲4級。
學友社社長伍德基校長認為,考生平均每科取得4級,才較有把握獲取錄。他指出,過往能夠入讀大學的高中生,九成獲派首三志願,他提醒考生最終報讀法則,「第一志願可以理想啲,第二要係要現實,第三要保守」。
與三年制大學聯招不同,四年制聯招容許考生在放榜後,新增最多五個課程,以取代原來志願,並可進行大執位。
伍德基表示,若成績只是緊緊符合升大學,首志願仍可博一博,次及三位建議選報城大、理大或教院的資助副學士和高級文憑課程,同時也可考慮報讀私立大學學士課程。
港大教務長韋永庚表示,各學系入學要求有很大差異,他指首和次志願可以根據興趣選報,第三志願必須是保險。今年考慮5科5**或以上的人數只有83人,顯示並非極優異也可博醫科等課程,「兩間醫學院有420個位,入醫學院機會好好。」
IVE強調非先到先得
職業訓練局轄下的專業教育學院(IVE)今日接受之前未報名的考生報讀,發言人強調並非先到先得,明日會統一派位。多間自資院校的學位、副學士和高級文憑課程也接受報名,要求比資助大學入學要求為低。
部份放榜求助熱線
‧學友社 電話:25033399
‧青年協會 電話:27771112
‧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 電話:23371600
‧青少年服務處 電話:23341879
‧生命熱線 電話:23820000
‧撒馬利亞防止自殺會 電話:23892222
資料來源: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