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經紀收入 海嘯後最慘紛紛秘撈 有人揸的士

股票經紀收入 海嘯後最慘
紛紛秘撈 有人揸的士

【本報訊】大市交投慘淡,經紀無啖好食,大呻生意少逾半。港股今年日均成交559億元的6年低,以中小型華資行為主的C組證券行市佔率越縮越小,有經紀指苦況為歷年罕見,很多要搵「秘撈」幫補,有人揸的士,有人搞網購,打滾多年的老行尊更勸勉年輕人轉行,「再落去係浪費光陰、蹉跎歲月」。
記者:林靜

據港交所(388)最新市場佔有率報告顯示,C組經紀行上月佔有率維持9.09%,續在3年半的低位徘徊,不過港股每日平均成交額僅錄460億元,按月減17%,創逾三年或40個月低,慘況僅次金融海嘯。本月至今的日均成交額跌至429億元。

記者昨日在中環證券行觀察,場面冷清。
黃賢創攝

細行月入廿萬難「維皮」

在「餅」越來越細的情況下,小型經紀生意實際已進一步轉差,假設C組約450間經紀行,並以佣金為0.1%計,平均每間行一個月佣金收入不足20萬,扣除租金人工等燈油火蠟,要「維皮」難度極高。
細行難撈,大行壟斷市場局面卻穩固。A組經紀行(成交市值排名第1至14名,多屬外資大行)市佔率58.28%,連續四個月高企在58%或以上;B組(排名15至65名)經紀行則佔32.63%。
交投氣氛淡靜,過往證券行電話響不斷、討論聲充斥的熱鬧情況不再。本報昨日在中環一間證券行觀察,發現並非所有經紀均上班,部份人只在看報紙、甚至小睡,場面冷清。有經紀承認,近日生意少兩至三成,另一人更直呼「無咗一半有多」,他們認為除了市況及低佣競爭,網上交投近年漸成趨勢,亦拖低生意,「用電腦同用電話,速度都爭幾秒」。大部份經紀均表示,目前唯一可做的是等待市況回暖,「無可能成年都旺,惟有好天搵埋落雨柴」。

老行尊:趁後生快轉行

入行40幾年的陳先生則較悲觀,直指「做經紀咁多年未見過個市況咁差,就算股災嗰時一樣有生意,家一日得五、六個電話……以前要用三個電話,仲唔敢行開,7點先有得放工,最高峯試過接120個電話。」他認為行業前景未看到希望,「我老啦,就話精神寄託,返嚟過日辰,後生嗰班呢,就最好轉行啦……歲月無情呀,老咗去應徵都無人請啦。」
不過,有經紀仍然未言棄,05年入行的呂先生指轉機一直都存在,「好似我哋之前都借iBond嘅機會拉客,聽到有經紀一個人搵到百幾個客,都成萬蚊落袋。」他又引用股神畢菲特名句指,「潮退就知邊個裸泳啦。」惟另一經紀林小姐表示,雖然有藉iBond機會重新聯繫一些舊客,但市況弱勢,要他們重新投入股市並非易事。
很多香港股民選擇離場避戰,內地股民更索性取消戶口無眼睇。根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最新資料顯示,內地每日平均有1500名股民取消股票賬戶的個案,當中大部份為年輕人,凸顯連內地股民都心灰意冷程度有多嚴重。

陳先生勸年輕人快轉行,「老咗無人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