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港地」之說,係梁振英競選之時提過出嚟嘅,地產界人士反應不佳,市場派(例如左丁山)期期以為不可,因「港人港地」違反香港之市場對外開放原則,不合乎香港之資本自由進出傳統,雖然澳洲有「澳人澳地」,新加坡有「新人新地」,以遏止外資流入炒貴地產,但香港素來不行這一套,梁振英在競選後期已經修訂為「樓市熾熱時,方考慮港人港地」,家佢得咗嘞,住入禮賓府,新政府對「港人港地」之說陸續降溫,正合左丁山心意!最好講到明明白白,以後五年不推行港人港地政策,唔好遲啲又轉卦變口風。
新政府接下前朝火棒,孫明揚拍板,下學期在小學推行嘅,就係國民教育。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新上任,表示會如期實施,不會延遲,惹來不少叫駡之聲,孫局長好彩走得快,好世界。其實德育與國民教育這回事,全世界都有,非獨香港為然,要害不在乎學校嘅教科書,教材好多時都係愛國八股嘅啦,而在乎整個社會嘅自由開放程度,特別係新聞自由,言論自由。有呢兩大自由得到保障嘅話,理得愛國學校教學生怎麼樣八股愛國,學生離開學校,聽到社會咁多不同聲音與媒體咁多樣化評論,邊度會俾學校洗腦吖。洗腦只能在一個封閉社會進行、在一個禁止新聞自由嘅國家地區進行(例如北韓),不會在香港得到實踐。但我地必須小心謹慎,不要俾人呃吓呃吓就逐漸失去自由,例如港人港地政策就係限制投資自由嘅政策,用「港人港地」嚟呃你可以抑制樓價,遲啲又可以限制外人來港購物、外人來港生仔女、外人來港工作,不經不覺之中,逐漸限制我地市民自由及市場自由,到習以為常之時,又可以鼓動羣眾禁制、批鬥少數愛講不同意見嘅人士,到時甚麼德育與國民教育教科書都可以唔駛要咯。
左丁山不反對國民教育,但反對教育局磅水俾一啲機構研製教科書,應該立即停止津貼資助任何人,應該容許各教科書商,各界出版商自由出版德育與國民教育教科書與教材,等學校有得揀。政府津貼教聯機構會限制競爭自由,點解唔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