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股趁旺季狂加價廠商難捱:簡直百上加斤

航運股趁旺季狂加價
廠商難捱:簡直百上加斤

【本報訊】航運股踏入第三季傳統旺季,各條航線又再紛紛加價,東方海外(316)於8月的澳洲線更一加再加;不過廠商則叫晒救命,「吊緊鹽水仲加價,簡直百上加斤!」
記者:周燕芬

於7月1日,東方海外、中國遠洋(1919)和中海集運(2866)均調高運費;東方海外由東南亞往澳洲航線運費一加再加,於7月和8月分別每標箱加價300美元;中海集運於7月底至8月初,更全面調高遠東至全球各地運費,加價150至700美元不等;中國遠洋於7月底至8月中亦調高大部份航線收費,加500至1000美元不等。另外,還有燃油附加費等雜費開支。同時,一些缺乏市場需求的航線繼續受到整頓,例如東方海外便暫停了大西洋快速航運服務。

標準箱運力仍過剩

航運業界人士指,近期加價是航運業普遍現象。目前中國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位處1300點以上,較今年初低位896點顯著上升,貼近今年5月高位1335點。他指由於第三季為傳統旺季,期內可望加設旺季附加費;加上油價走低,航運業界期望業務能有改善。
但航運諮詢公司Drewry並不樂觀。近期班輪公司能夠成功調高運價,原因是去年冬季班輪公司將剩餘運力閒置,讓市場供求趨向較為平衡所致,這意味着多數班輪公司已經在盈虧平衡點以上經營。然而隨着歐洲情況惡化,預計今年不會有明顯的旺季。長榮近期計劃重啟一條周班航線將給亞歐線帶來負面影響,這需要每周多吸收1.2萬標準箱運力。因此現時判斷2012年班輪業整體能否盈利還為時尚早。
今年初以來,被班輪公司連番推高運費逾倍的歐洲航線,有高處不勝寒之勢。上海航運交易所最新報告指出,7月13日上海出口至歐洲、地中海運費分別為每標箱1747美元、1727美元,分別較前周4.4%和4.7%,跌幅擴大。

實際定單未見改善

航運公司加運費可彌補生意淡薄帶來的影響,但如意算盤是否打得響,仍是未知之數。香港中小型企業總商會榮譽會長陳國威表示,歐美市場需求未見增加,只是一些有實力的廠家,能夠取得被淘汰企業的定單,因而出現部份企業定單錄得增長的情況,實際上整體需求沒有改善。
市場亦有樂觀派。瑞信指出自5月開始貨運量增長步伐加快,6月份的集裝箱貨船使用率接近95%,較去年同期增加八個百分點,因而促使船公司加價,自7月1日開始泛太平洋和歐亞航線均告調升。該行維持航運業優於大市評級,行業的股價較賬面值仍呈折讓,收入和成本均有正面發展。航運業正期待打破連續五個月經營溢利率(除稅及利息前利潤)能夠由負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