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兩人爭一位逾九成考生通識及格

大學兩人爭一位
逾九成考生通識及格

【本報訊】首屆中學文憑試在考生一片疑慮及壓力下放榜,2.6萬人考獲大學入學資格,然而大學資助學位有限,手持入場券的學生仍要二人爭一位。備受關注的通識科,逾九成人考獲2級或以上成績。有教育界人士直言考評局為了回應學界的憂慮而「放水」。5名考生在7個科目考獲最高的5**,當中3人更成為16星狀元。記者:歐陽子瑩、林社炳

首屆文憑試有7.3萬人報考,考評局秘書長唐創時昨表示,有4.7萬名考生考獲5科2級或以上成績,符合報讀副學位課程及公務員入職學歷要求;當中2.6萬名考生考獲入大學最低要求,即核心科目取得3322及一個選修科達2級或以上。然而,大學聯招提供的資助大學學位,只有1.25萬個,相比末屆高考的1.8萬名合資格學生競爭1.2萬個學額,文憑試生可謂爭崩頭。
中文、英文及數學三個必修科的合格率在78.5%至79%之間,而一直備受學界爭議的通識科,則高達90.2%。唐創時解釋,因為學校和學生都「放好多心機」,反映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大角嘴聖芳濟書院按傳統舉行放榜前燒烤晚會,讓文憑試考生鬆一鬆。梁鑑章攝

伍華中學舉行放榜打氣音樂會,有800名學生與家長參加。王子俊攝

3人成16星超級狀元

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認為,必修科目的合格率一般只有7、8成,但通識科高達9成,可見考評局在派定心丸,希望舒緩學界對該科的壓力。不過,他認為局方若在第一屆考試放水,來屆文憑試考生的成績又一直提高,大學對學額不足的壓力會更大。
津中議會主席廖亞全認同考評局放水,他們都夠水平讀大學,顯示有需要增加自資學士學額;但他指合資格人數多,大學有得揀,如合資格人數少反而不理想。
文憑試下再沒有6A狀元,取而代之是星級狀元。今屆考試有150多人報考上限8科,挑戰超級狀元。最後5名考生包括4男1女考獲7科5**(共14星),當中3人報考延伸數學部份獲5**,成為16星狀元。此外,5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考生獲得兩科5**佳績。最年輕考生是15歲的女生,年紀最大67歲,二人均報考5科以上。
考生等放榜壓力大,多間中學均有舉辦活動讓考生減壓,其中伍華中學昨晚舉行音樂會,開放給全港文憑試生,音樂會全場爆滿,800名學生、家長一同唱歌互勉,互相打氣。聖芳濟書院亦一如傳統,在放榜前一夜舉辦了燒烤晚會,逾100名學生大玩遊戲,輕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