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巨擘巴克萊因操控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事件,一石激起千重浪,歐元同業拆息(Euribor)的定價機制也受累而被查,亞洲區同業拆息機制亦紛紛進行檢討。財資界指出,現時各地拆息定盤價(Fixing),普遍奉行參與行報價作為計算基礎(QuotingBase),或按市場交易定價作基礎(TransactionBase)兩大模式運作,沒有一種可確保絕對堵塞操控行為。
Hibor價不易操控
Libor及港元同業拆息(Hibor)市場,目前皆以參與行報價方式定盤,這亦是市場主流模式,Euribor旗下隔夜息,則採用交易基礎計算。
以Hibor運作為例,20間參與行每日均就隔夜至各有期拆息提出拆入拆出報價,在扣除最高及最低三間行共六個報價後的平均值,便成為當日Hibor定盤價,每早11時公佈。市場人士稱,目前Hibor各行報價甚接近,相距僅約五點子,不易操控。
交易基礎報價,則按當日實際進行的成交價,綜合後平均運算產生定盤價,故定價時間一般較晚,驟眼看此舉似較踏實,但若有交易員刻意造價,仍可在市場刻意擺出偏離正常的價位,以拉高或拖低平均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