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員壽命短暫,尤其是活在不太重視體育發展的香港,要在盛年創一番功業,真不容易。今時今日的本地足球,要在短時間內提升水平,似乎已是不可能的事,假若球員希望把握黃金歲月,向外發展絕對是一個好選擇。
隨着近年國內足球事業急速起飛,香港球員總算多了一個機會去展示實力。與其在停滯不前的香港球壇做山寨王,倒不如擴闊生活圈子,北上闖闖;說不定能為自己,甚至香港足球的未來打拼。畢竟國內足球水準,無論比賽節奏與對抗性,均較本地的高;加上內地的訓練設備、球隊整體配套等,亦較本地球會更具規模。
像梁振邦、陳肇麒與高梵3名港腳,經已北望神州,尋求突破。既然本地球員薪酬一向偏低,北上掘金也好、增廣見聞都好,說到底都是一件值得嘗試的事。無疑,3位港腳目前都不在國內頂級聯賽效力,不過以近年國內足球風之狂熱,只要肯拼搏肯堅持,相信總有出頭之日。
不過在國內搵食,要適應內地足球文化,其實亦是一門學問。先撇除甚麼聲色犬馬、紙醉金迷之說,即使簡單如日常的起居飲食,以至對於傷患的治療,均要小心處理。
過往就曾有部份球員,為求加快傷癒時間,摒棄科學化治療,效法風行已久的國內療傷文化,改以層出不窮的冒險方式療傷;結果弄巧反拙,不少球員的大好前途,便因貪一時之快而就此斷送。
文:丘建威
有線足球評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