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香港上市公司發盈警總數,已直迫08年金融海嘯時的290家,更大有破紀錄之勢。導致如此「壯觀」的盈警潮,主因是全球經濟增長放慢甚至乎衰退,曾有投資者幻想內需股是「避風港」,但實情是同樣「唔掂」。
好像內地龍頭電器零售商蘇寧,上周五剛發出盈警,預料中期純利最多跌30%,令大家了解到內需市場的嚴峻情況。國美(493)股價最快「有反應」,全日保持約8%跌幅。百貨股茂業(848)昨大跌逾13%,鞋類零售股千百度(1028)臨收市亦大跌逾20%。
出口商最新情況又怎樣呢?有出口商指,近期定單表面上雖有回暖迹象,但內裏原因是第二季聖誕節定單推遲到第三季才落實,現時是「假回暖」,若以首七個月定單金額與去年同期作比較,今年定單仍然是萎縮中。
有在財金界打滾逾20年的基金經理表示,近五年無論環球經濟如何不濟,還有中國市場可以「撐住」,但今年罕有地內、外經濟都「衰」,現時真的不知道可以把手上現金投放在那裏了。
密西比相信,這亦是很多散戶的心聲。
密西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