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腯腯 - 李碧華

肥腯腯 - 李碧華

昨日寫「坐定定,×正正」,那個dut音的是什麼字?照說是廣東俗語,但查不到。不服氣,查呀查,竟發現這是個古老的字。
粵音「det7」,正寫「腯」。「腯正正」是廣東人形容穩坐不移,如生了根般推不倒。
為什麼是「肉」部九畫?而非其他部首?辭典中它也是「頓」音,指「肥胖」。難怪同「肉」有關係了。
「肉」部的字很怪,大部份是取其音,如肝、膽、脂、肪、胎、膳、胯、胰、胞、肓、肚、肢、背……很難望字知義。像「肯」指貼近骨骼的肉;「胡」指下垂的頷肉;「肥」指脂肪特多,無媒苟合都不相干。「胖」指肥就更離奇了,「一半的肉」何胖之有?
不過這個「腯」指肥胖卻是有跡可尋的。肉像盾,一定又厚又重又阻碇,矛刺不入,而且盾牌可遮擋全身,件頭大。所以此字會意,有想像餘地。
粵俗形容人肥,如「肥佬肥騰騰,買嚿燒肉去拜神,行到半路××痕」─那個「肥騰騰」唸來有肥肉在顫動之感,好梁醒波。反而「肥腯腯」飽滿又可愛,你想揑他一下,所以小孩也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