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正就東涌新市鎮擴展進行公眾諮詢,諮詢期直至下月12日才結束。不過,政府昨突然提交有關東涌新市鎮擴展的工程項目簡介,整個計劃涉及285公頃土地,其中160公頃土地更需以填海滿足需求。多個環團批評,政府提交工程項目簡介,意味已進入法定環評程序,在未有落實土地用途下偷步,擺明是漠視民意假諮詢。記者:蔡建豪
土木工程拓展署昨日已向環保署提交東涌新市鎮拓展的工程項目簡介,建議在東涌新市鎮東西兩面,分別設置約175公頃及70公頃兩個新市鎮擴展區,擴建範圍包括125公頃現有土地及120公頃填海區土地。此外,東面擴展區還包括一塊約40公頃的填海區土地,預留可能發展大型主題公園及康樂用途,意味整項擴展計劃需填海160公頃。計劃中擴展新區可容納11萬人口。
工程項目簡介提到,北大嶼山將有多項大型基建上馬,包括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及接線、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有機廢物處理設施,以及擬建中的大嶼山物流園及機場第三條跑道等,這些基建項目對環境的累積影響有待探討。政府上月底開始,才就東涌新市鎮擴展計劃展開公眾諮詢,公眾諮詢期要到下月12日才結束。不過,在諮詢期間,政府昨日卻突然向環保署提交工程項目簡介;在法定程序下,公眾在14天內可表達意見,明顯政府未有理會公眾諮詢結果,偷步將計劃帶入法定環評程序。
環團批破壞生態
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批評,「政府想快,都唔應該打茅波。公眾諮詢都未完,就快刀斬亂麻入環評程序。」他指政府的兩個發展選址,分別是極具生態價值的東涌河及河口,以及海洋生態剛受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工程影響的東涌東北部。在未有人口政策下,是盲目開拓土地。
在此發展下計畫下,多種具高保育價值生物,如北江光唇魚、盧氏小樹蛙、細灰蝶、金棠鳳蝶等均受威脅。
綠色力量科學及自然護理總監鄭睦奇則指,項目簡介資料不詳,也未有提及建公屋等計劃,擔心有部門藉此鑽空子。他建議整幅土地應先訂定圖則,列明土地用途才作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