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辛酸流熱淚李慧詩望踩出前3

訓練辛酸流熱淚
李慧詩望踩出前3

「我的目標是前8,希望有機會衝擊前3!」在牛頭角下邨長大的李慧詩(Sarah),今次倫奧肩負重任,是香港代表團爭牌的最大希望。她昨日首度開腔,談到壓力和近半年的地獄式訓練時,不禁流下熱淚。

自年初倫敦站世界盃勇奪凱林賽銀牌和爭先賽銅牌,Sarah已被外界認定為最有機會衝擊倫奧獎牌的港將。視她為半個親生女的港單車隊總教練沈金康,一直禁止Sarah接受訪問,避免影響情緒,至昨日才安排傳媒到廣州的訓練基地採訪。
Sarah在攝氏逾30度的高溫下,於沒有空調設備的室內鑊形賽場狂踩30公里,完成練習後滿頭大汗,「今日這裏已算ok,另一個位於昆明的訓練場是戶外的。」

Sarah在鑊形訓練場完成30公里練習後,即到健身室再踩健身單車。

李慧詩由太陽眼鏡至地蓆都是粉紅色。

沈金康:凱林賽衝牌機高

過去半年,Sarah穿梭中港兩地作封鎖式訓練,這位身高僅1米63的小妮子能舉起逾200磅重的槓鈴,重量甚至超越男運動員。但畢竟只是25歲,首次征奧,心情難免有起伏;談到練習的辛酸時,眼泛淚光,「這半年練習是最辛苦的,一練就朝9晚7,中間沒有太多休息時間,試過大清早累到不想起床。然而教練對我說,如能捱過這個關鍵時刻,就會做到成績。」
Sarah昨日感冒初癒,沈教練擔心她喉嚨發炎,再三叮囑記者要減少發問,他估計Sarah在凱林賽衝牌機會較高,「這項目偶然性很大,變數太多,她也贏過世界冠軍、英國的彭度頓。」

聖經、粉紅裝束助減壓

篤信基督的Sarah表示會帶聖經赴倫奧,唸經文減壓,她還有一種秘密武器:粉紅裝束。「我貪粉紅色夠鮮艷、夠開心,所以太陽眼鏡、球鞋、背囊,以至地蓆都是粉紅;但背囊太髒,出發前一定要先洗一下。」這位背負沉重壓力的小妮子,嫣然一笑,今屆倫敦也將是其人生轉捩點。特約記者廣州直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