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受政策影響,外資銀行在內地發展受阻,但隨着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羅兵咸永道中國金融服務合夥人卓茂文認為,外資銀行在海外的優勢,能幫助人民幣提升國際地位及海外業務發展,預期外資銀行在內地收入每年會有20%增長。
內地總利潤增115%
羅兵咸昨發表調查報告,去年181間外資銀行在內地的總利潤增加115%至167.3億元(人民幣.下同)。卓茂文指出,內地利率市場化是未來趨勢,短期對以零售業務為主的內地銀行不利,但長期對跨國現金結算及管理等業務為主的外資銀行有利。
管理諮詢合伙人容承威亦指出,由於外資行目前在內地並非主力追市場佔有率,而是更加看重盈利。同時,人民幣邁向國際化,對外資銀行帶來機遇,因為外資行在中東及歐洲等地區已有成熟發展,而內地銀行步起較遲,加上跨國企業加大在中國投資,外資行在競爭力中會較內地銀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