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稍稍讀過中國歷史,又或看過聽過中國歷史故事,甚至只需要多看幾齣內地拍攝的中國歷史連續劇,就會明白北韓人民軍總參謀長李英浩被削去一切職務是自然不過的事,是免不了的事,反倒是李英浩長期留任才讓人意外。
大家都知道,北韓還不是個現代化的國家,她依然是封建皇朝,依然是家天下。在這樣的體制最難做的位置有兩個,其一是太子,其二是輔助新主的顧命大臣。太子不好當是因為皇帝乾綱獨斷,不容大權旁落,太子若果表現得太有為,便可能被懷疑想奪權,隨時被多疑的父皇廢黜。可太子也不能太韜光養晦,不思進取,否則父皇固然會失望,公卿大臣也肯定瞧他不起,令他接班的機會大減。進退不得,左右做人難的太子不是難當得很嗎?
扶持新主上場的顧命大臣同樣不好當。對新主來說,再恭順規矩的大臣都是個障礙或是威脅,令他不能大展拳腳;對新主的宗親王族而言,顧命大臣畢竟是個外人,不可能照顧他們的利益,反而會妨礙他們獨攬大權。對其他朝臣來說,顧命大臣本來是他們的同僚,忽然成了他們的頂頭上司,掌他們的升遷生殺大權,一眾大臣自然視他為眾矢之的。
剛被撤去一切軍政職務的北韓人民軍總參謀長李英浩正正是典型的顧命大臣。在金正日喪禮中,他跟新主金正恩一左一右扶靈巡行,權勢威望一時無兩,比金正日的妹妹、妹夫還要顯赫,其他軍政大員更是遠不能比。只可惜他不姓金,不是金正恩的家人親屬,不管他在金正日時代功勞有多高,有多忠心,李英浩仍然是個外人,對金正恩全面掌權仍然是個威脅。更何況李英浩已位極人臣,不管在軍方政界都已處於最高位置,金正恩不可能再透過封賞或加官晉爵令他甘心變成自己的臣下。算來算去,只有剝奪李英浩的軍權,金正恩接班才算真正落實,而他更可乘勢擢升自己屬意的將領成為軍中要人,全面接掌軍權。事實上即使像中共這樣的集體專權體制,新領導人上場也愛擢升一批又一批上將中將,一方面展示權力,另一方面也把自己人放進軍隊系統中,好冲淡上一代領導的勢力。
由此可見,李英浩被罷黜反映的不是北韓政局有甚麼不穩,也不算是甚麼權鬥,而是金正恩全面接班,全面掌權,真正成為北韓最高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