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右翼團體出版混淆侵華史實的《新歷史教科書》,他們的表現和國情教育中心驚人相似。
《新歷史教科書》形容日本發動「大東亞戰爭」,旨在為日本求生存和自衞。這種寫法,和國情手冊形容中國政府縱容違反人權國家行凶是「尊重別國主權不干涉他國內政」,一般無異。
中心強調要多角度思考國情;日本右翼團體也強調「歷史觀多樣化」。中心形容不肯唱好中國的教科書為「負面國情教材」,日本右翼攻擊那些不肯美化日本侵略史實的左翼觀點為「自虐歷史觀」!
政府推行國民教育,要求學生對國家民族有自豪和認同感;採納右翼教科書的橫濱市教育委員會認為,歷史教科書應該「讓學生對日本文化充滿自信」。
要對日本文化充滿自信,便不可能把日本士兵形容為戰犯;同樣,要提升學生對國人身份認同和自豪感,便不可能批評現存政權。
右翼認為新教科書「突出了深化愛國情感,具體描寫了日本歷史上優秀的前人。」
教育局訂定的國民教育課程大綱,其中一個單元便是「歷史國情」,學習目標正是「向國家不同領域的傑出人物借鏡,學習他們的品格情操」。兩相比較,何其相似?
中心不斷強調國情手冊只是參考書目,不是正式教材。《新歷史教科書》,在未得到廣泛學校採用時,也是以「參考書」形式進入教育界。
最諷刺的是,日本右翼傳媒《產經新聞》曾以「教育中立」、「教科書一事不能由政府介入」為辯護理由。國民教育服務中心黃均瑜說「反對任何形式的政治審查,不會修改國情專題教學手冊」如出一轍﹗
結論:國民教育中心和教聯原來都是師承日本右翼團體,中心應改為「右翼國民教育中心」,下次抗議要用「八個格的野鹿」。